光纤到户亚太委员会新任总裁伯纳德·李日前称,亚太地区光纤接入数量正迅增长,但运营商仍然面临一些现实挑战。他称,到2013年年底亚太地区光纤 到户(FTTH)家庭已经达到9270万户,并正以每小时1563户的数量增长。他表示,亚太地区光纤接入数量有望达到1亿户。
伯纳德·李指出,当前亚太地区宽带从铜缆向光纤迁移的趋势非常显着,2013年亚太地区铜缆总量减少了712万根,“铜缆宽带已经没有前景可言。” 李认为,目前多重因素助推了亚太地区光纤到户市场的繁荣,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各国政府正在部署国家宽带网络基础设施。虽然新加坡、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澳大利 亚政府都采取了不同的国家宽带模式,但各国政府均参与了光纤到户建设。该地区国家宽带项目支出总计达到了600亿美元。另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是移动市场及 对LTE回传网日益增长的需求,而满足这种带宽的介质只有光纤。
当然,在亚太地区,运营商铺设光纤网络的时候也面临一些重大挑战,包括实际铺设中如何将光纤铺入地下并连接起来。李警告,尽管亚太绝大部分地区的劳 动力比西方便宜,但缺乏经验的承包商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或金钱铺设光纤网络。他补充道,承包商必须学会如何处理光纤,“光纤不像铜缆一样可弯曲。”此外, 光纤部署中包括钻探、开沟等在内的土建开销平均占据光线部署总开销的68%,亚太某些地区还缺少相关机器设备,这些都是亚太地区运营商将要面临的现实挑 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地图将集成Gemini人工智能技术,旨在将其升级为一个"全知型副驾驶"助手。这一整合将大幅提升地图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全面的导航体验。通过AI技术的加持,谷歌地图有望在路线规划、地点推荐和实时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这项由圣母大学和IBM研究院联合开展的研究,开发出了名为DeepEvolve的AI科学助手系统,能够像人类科学家一样进行深度文献研究并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可执行的算法程序。该系统突破了传统AI要么只能改进算法但缺乏创新、要么只能提出想法但无法实现的局限,在化学、生物学、数学等九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都实现了显著的算法性能提升,为AI辅助科学发现开辟了新的道路。
微软研究人员发布新的仿真环境来测试AI智能体,研究显示当前智能体模型容易受到操纵。该名为"Magentic Marketplace"的合成平台让客户智能体与商家智能体进行交互实验。测试包括GPT-4o、GPT-5和Gemini-2.5-Flash等模型,发现智能体在面临过多选择时效率下降,且在协作方面表现不佳。研究揭示了AI智能体在无监督环境下的性能问题。
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团队通过3331次大规模实验,系统揭示了代码训练如何提升AI推理能力。研究发现,代码的结构特性比语义内容更重要,适当的抽象形式(如伪代码)可以达到与原始代码相同的效果。不同编程语言产生差异化影响:低抽象语言有利于数学推理,Python更适合自然语言任务。这些发现为AI训练数据的科学化设计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