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类似微信等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严重威胁到传统运营商在信息产业界的地位。运营商为应对互联网应用的挑战,推出了融合通信。作为融合通信核心技术之一的VoLTE,具有永不掉线、低延时、高清通话的优点,成为运营商反击OTT业务的有力武器。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在2015年GTI峰会上也表示,将加速VoLTE/RCS等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促进4G网络应用。
VoLTE是运营商互联网转型关键一步
由于VoLTE并未在全球大规模商用,人们对于VoIP通话的概念还停留在Skype、微信电话本等OTT应用上,但这些OTT应用通话质量没有保障,并不能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体验。与OTT应用相比,VoLTE可提供更快的连接速度和质量更高的通话质量。与此同时,由于VoLTE是纯IP化的语音解决方案,这让语音不再影响用户数据业务的使用,用户通过VoLTE进行高清视频通话的同时还能在线浏览网页、查看邮件等。
在MWC2015举办前夕,华为宣布截至2014年12月,其VoLTE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签署了35份合同,完成了3张网络的商用发布,该方案可帮助运营商平滑地从2G/3G语音通信演进到4G融合通信。爱立信、中兴通讯则在MWC2015上展示RCS+VoLTE技术。
面对OTT的挑战,运营商需要拿出具有电信级服务质量的互联网化通信服务,重新获得用户黏性。VoLTE对运营商来说,正是互联网转型的关键一步。
用户在没有更多选择的时候会使用微信电话本,一旦有了新的选择,那么类似微信电话本等基于互联网通话业务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VoLTE视频通话作为新的价值业务将为运营商带来收益增长。
2015年VoLTE将走向全面成熟
VoLTE技术虽然在MWC2015上聚集了较多人气,但纵观全球,VoLTE技术的商用进程还需再加把力。在Strategy Analytics无线运营商战略高级分析师杨光看来,影响VoLTE商业进程的因素主要包括终端和网络两方面。
在网络方面,保证良好的语音通话体验,需要LTE网络具有较为完善连续的覆盖或支持LTE与3G/2G电路域之间的切换和业务连续能力。随着中国移动TD-LTE网络的不断完善,网络方面的障碍正在逐渐消除。
而在终端方面,由于全球主流的WCDMA运营商普遍选择CSFB作为近期的LTE语音方案,对VoLTE的需求迫切性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界对VoLTE芯片和终端的投入,使得VoLTE终端发展相对滞后,终端成熟度成为制约VoLTE商用的主要因素。然而,近期随着众多国际领先的LTE运营商开始部署VoLTE,2015年VoLTE终端将会呈现加速发展局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前谷歌资深工程师David Petrou创立的AI初创公司Continua宣布完成8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GV领投。该公司开发AI智能体技术,可加入SMS、iMessage和Discord等群聊平台,为用户协作提供智能支持。Continua能够在群聊中自动设置提醒、发起投票、添加日历邀请或生成待办清单,解决群聊混乱问题。公司通过微调技术让AI理解群聊动态,具备社交智能,只在需要时提供帮助。
艾伦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发的MolmoAct是首个开源的机器人空间推理模型,通过"看懂-规划-执行"三步思考法让机器人具备类人的空间理解能力。它不仅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还支持直观的视觉轨迹调教,用户可直接在屏幕上画线指导机器人行为。研究团队完全开源了模型、代码和数据集,为全球机器人研究提供强大基础平台。
Anthropic宣布为企业客户增加Claude单次提示词的信息处理量,以吸引更多开发者使用其AI编程模型。Claude Sonnet 4现支持100万token上下文窗口,可处理75万词或7.5万行代码的请求,是此前限制的5倍,超过OpenAI GPT-5的40万token。该功能也将通过Amazon Bedrock和Google Cloud等云合作伙伴提供。更大的上下文窗口有助于AI模型更好地处理软件工程问题和长期自主编程任务。
这项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联合完成的研究首次提出时间自奖励语言模型,通过"锚定拒绝"和"未来引导选择"策略解决了AI自学习中的梯度消失问题。该方法让AI既能从过去的低水平样本中学习反面教材,又能向未来的高水平样本学习正面目标,成功维持了清晰的学习对比信号,在多个基准测试中显著优于传统自奖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