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类似微信等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严重威胁到传统运营商在信息产业界的地位。运营商为应对互联网应用的挑战,推出了融合通信。作为融合通信核心技术之一的VoLTE,具有永不掉线、低延时、高清通话的优点,成为运营商反击OTT业务的有力武器。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在2015年GTI峰会上也表示,将加速VoLTE/RCS等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促进4G网络应用。
VoLTE是运营商互联网转型关键一步
由于VoLTE并未在全球大规模商用,人们对于VoIP通话的概念还停留在Skype、微信电话本等OTT应用上,但这些OTT应用通话质量没有保障,并不能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体验。与OTT应用相比,VoLTE可提供更快的连接速度和质量更高的通话质量。与此同时,由于VoLTE是纯IP化的语音解决方案,这让语音不再影响用户数据业务的使用,用户通过VoLTE进行高清视频通话的同时还能在线浏览网页、查看邮件等。
在MWC2015举办前夕,华为宣布截至2014年12月,其VoLTE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签署了35份合同,完成了3张网络的商用发布,该方案可帮助运营商平滑地从2G/3G语音通信演进到4G融合通信。爱立信、中兴通讯则在MWC2015上展示RCS+VoLTE技术。
面对OTT的挑战,运营商需要拿出具有电信级服务质量的互联网化通信服务,重新获得用户黏性。VoLTE对运营商来说,正是互联网转型的关键一步。
用户在没有更多选择的时候会使用微信电话本,一旦有了新的选择,那么类似微信电话本等基于互联网通话业务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VoLTE视频通话作为新的价值业务将为运营商带来收益增长。
2015年VoLTE将走向全面成熟
VoLTE技术虽然在MWC2015上聚集了较多人气,但纵观全球,VoLTE技术的商用进程还需再加把力。在Strategy Analytics无线运营商战略高级分析师杨光看来,影响VoLTE商业进程的因素主要包括终端和网络两方面。
在网络方面,保证良好的语音通话体验,需要LTE网络具有较为完善连续的覆盖或支持LTE与3G/2G电路域之间的切换和业务连续能力。随着中国移动TD-LTE网络的不断完善,网络方面的障碍正在逐渐消除。
而在终端方面,由于全球主流的WCDMA运营商普遍选择CSFB作为近期的LTE语音方案,对VoLTE的需求迫切性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界对VoLTE芯片和终端的投入,使得VoLTE终端发展相对滞后,终端成熟度成为制约VoLTE商用的主要因素。然而,近期随着众多国际领先的LTE运营商开始部署VoLTE,2015年VoLTE终端将会呈现加速发展局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韩国芯片初创公司FuriosaAI推出NXT RNGD服务器,搭载该公司自研的AI推理神经处理芯片。该服务器在本地数据中心和私有云环境中相比GPU解决方案具有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公司瞄准银行、金融、教育和电商等企业客户,希望通过开源和自研软件的组合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挑战英伟达在AI推理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项由谷歌DeepMind研究团队完成的开创性研究首次系统阐述了AI智能体经济的概念框架。研究提出"沙盒经济"模型,从起源性质和边界渗透性两个维度分析AI智能体经济形态,预测未来将出现自然涌现且高度透水的AI经济网络。研究详细探讨了科学加速、机器人协调、个人助手等应用场景,提出基于拍卖机制的公平资源分配方案和使命经济概念,并深入分析了技术基础设施需求、社区货币应用以及相关风险防范措施。
Neos Networks与云服务提供商Brightsolid签署多年协议,为其提供苏格兰至伦敦间的多样化100Gbps光纤连接。该部署将Brightsolid在邓迪和阿伯丁的数据中心直接连接到Neos Networks全国骨干网,实现超高速低延迟连接,支持AI工作负载和数据密集型应用需求,并提供更快的数据复制和灾难恢复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团队提出LoFT方法,通过参数高效微调基础模型解决长尾半监督学习中的数据不平衡问题。该方法利用预训练模型的良好校准特性改进伪标签质量,并扩展出LoFT-OW版本处理开放世界场景。实验显示,仅使用传统方法1%的数据量就能取得更优性能,为AI公平性和实用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