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类似微信等互联网应用的发展,严重威胁到传统运营商在信息产业界的地位。运营商为应对互联网应用的挑战,推出了融合通信。作为融合通信核心技术之一的VoLTE,具有永不掉线、低延时、高清通话的优点,成为运营商反击OTT业务的有力武器。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在2015年GTI峰会上也表示,将加速VoLTE/RCS等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促进4G网络应用。
VoLTE是运营商互联网转型关键一步
由于VoLTE并未在全球大规模商用,人们对于VoIP通话的概念还停留在Skype、微信电话本等OTT应用上,但这些OTT应用通话质量没有保障,并不能给用户提供优质的体验。与OTT应用相比,VoLTE可提供更快的连接速度和质量更高的通话质量。与此同时,由于VoLTE是纯IP化的语音解决方案,这让语音不再影响用户数据业务的使用,用户通过VoLTE进行高清视频通话的同时还能在线浏览网页、查看邮件等。
在MWC2015举办前夕,华为宣布截至2014年12月,其VoLTE解决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签署了35份合同,完成了3张网络的商用发布,该方案可帮助运营商平滑地从2G/3G语音通信演进到4G融合通信。爱立信、中兴通讯则在MWC2015上展示RCS+VoLTE技术。
面对OTT的挑战,运营商需要拿出具有电信级服务质量的互联网化通信服务,重新获得用户黏性。VoLTE对运营商来说,正是互联网转型的关键一步。
用户在没有更多选择的时候会使用微信电话本,一旦有了新的选择,那么类似微信电话本等基于互联网通话业务的生存空间将被压缩,VoLTE视频通话作为新的价值业务将为运营商带来收益增长。
2015年VoLTE将走向全面成熟
VoLTE技术虽然在MWC2015上聚集了较多人气,但纵观全球,VoLTE技术的商用进程还需再加把力。在Strategy Analytics无线运营商战略高级分析师杨光看来,影响VoLTE商业进程的因素主要包括终端和网络两方面。
在网络方面,保证良好的语音通话体验,需要LTE网络具有较为完善连续的覆盖或支持LTE与3G/2G电路域之间的切换和业务连续能力。随着中国移动TD-LTE网络的不断完善,网络方面的障碍正在逐渐消除。
而在终端方面,由于全球主流的WCDMA运营商普遍选择CSFB作为近期的LTE语音方案,对VoLTE的需求迫切性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界对VoLTE芯片和终端的投入,使得VoLTE终端发展相对滞后,终端成熟度成为制约VoLTE商用的主要因素。然而,近期随着众多国际领先的LTE运营商开始部署VoLTE,2015年VoLTE终端将会呈现加速发展局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