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安全保护目标是场景,保护数据和应用是关键。”8月31日,2021世界5G大会在北京召开。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在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5G采用的网络切片、服务化架构等新技术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通过5G的应用,传导到应用场景,与应用场景原有的安全问题叠加,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
中国5G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 5G 商用发展实现规模、标准数量和应用创新三大领先。越来越多的5G应用从辅助生产向核心领域渗透,推动各行各业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模式、生产方式变革,实现数字化转型。
但不容忽视的是,5G采用的网络切片、服务化架构等新技术带来了新的安全威胁,通过5G的应用,传导到应用场景,与应用场景原有的安全问题叠加,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
从防护视角看,5G安全挑战主要集中于应用和场景层面,因此保护目标还是场景,保护数据和应用是关键。
吴云坤称,5G应用场景安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首先5G的行业应用要非常深的植入到业务,跟业务深度结合,比如工业生产,从终端、切片到边缘计算,都要工业生产系统深度融合;其次5G场景安全防护要将5G自身的安全机制以及云网端所有的安全机制融合在一起,所以必须用系统工程的思路,从信息化视角,安全全景视角,系统化的设计构建网络安全体系。奇安信在2020年推出了内生安全框架,就是以系统工程的思路,从甲方视角、信息化视角、安全全景视角,指引政企机构系统化的设计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吴云坤介绍,奇安信基于内生安全框架推出了行业场景+5G安全能力框架的5G场景安全体系。该体系充分考虑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 5G 自身特点,按照端、边、云、网的5G网络架构,配合8大安全能力组件,将安全能力框架与行业应用场景结合,形成了面向行业应用场景化、安全能力系统化的 5G 安全方案。
以智慧能源的电力行业为例,其安全需求侧重“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这16字方针;而对于医疗行业,其安全侧重点主要为“数据不出院区,严防患者个人信息泄露”。对此,吴云坤总结:“5G安全挑战主要集中于应用场景层面,因此保护目标主要是场景,保护数据和应用是关键。”
而在5G场景下的数据安全,需要基于数据生命周期及数据应用场景,开展数据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处理、使用、共享开放、销毁安全。做到大数据场景下的数据不失控,不被盗用,不被误用,不被滥用。“5G场景下应用安全的本质是安全左移,保护软件供应链安全成为关键。”
为了更好普及5G时代安全风险,在2021世界5G大会展览会上,奇安信携“冬奥标准奇安信,5G安全快一步”主题展区一同亮相,并通过5G行业应用安全运行体系大图和5G车联网、智能换脸等互动体验,集中展示了基于内生安全框架的5G安全解决方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5施耐德电气智算峰会上,全新EcoStruxure(TM)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正式亮相,定位场站级智慧能源管理中枢,集技术领先性与本土适配性于一体。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AI代码智能体在科学研究扩展方面的能力。研究团队设计了包含12个真实研究任务的REXBENCH基准,测试了九个先进AI智能体的表现。结果显示,即使最优秀的智能体成功率也仅为25%,远低于实用化要求,揭示了当前AI在处理复杂科学推理任务时的显著局限性。
Atlassian、Intuit和AWS三大企业巨头正在为智能代理时代做准备,重新思考软件构建方式。当前企业API为人类使用而设计,未来API将成为多模型原生接口。Intuit在QuickBooks中应用自动发票生成,使企业平均提前5天收款;AWS通过AI辅助迁移服务显著提升效率;Atlassian推出内部员工入职代理和客户代理,节省大量时间成本。专家强调需要建立强大的数据架构和信任机制。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MEMFOF光流估计新方法,在保持顶尖精度的同时将1080p视频分析的GPU内存消耗从8GB降至2GB,实现约4倍内存节省。该方法通过三帧策略、相关性体积优化和高分辨率训练在多个国际基准测试中取得第一名成绩,为高清视频分析技术的普及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