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基础,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最新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3》显示,目前中国IPV6网络已全面建成,IPV6从“能用”步入“好用”阶段。11月9日,在乌镇举行的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发展论坛上,奇安信集团总裁吴云坤表示,安全是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下一代互联网面临“看不见”“理不清”“防不住”三大安全威胁,需要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来解决问题,保护互联网安全。
IPv6作为构建数据基础设施的技术之一,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在数据产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互联网规模扩大导致安全威胁“看不见”、互联网结构复杂导致安全威胁“理不清”、互联网新兴场景导致安全威胁“防不住”,给互联网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针对“看不见”难题,需要研究面向下一代互联网和应用服务的新型网络测绘技术,实现安全“看得见”网络。以IPv6地址空间扫描这一基础问题为例,奇安信与清华大学共同研究的IPv6边缘网关快速扫描技术,从主动测量技术出发,基于IPv6地址分配机制,使得我们可以对边缘网关设备开展大规模扫描。这类技术可以进一步结合被动流量数据,提高IPv6地址扫描命中率。
针对“理不清”难题,需要创新网络攻击监测和互联网大规模故障监测技术,实现安全“理得清”。以大网攻击监测为例,需要创新网络攻击监测技术,从而实现“理得清”攻击事件、“理得清”受害对象、“理得清”攻击来源;以互联网大规模故障监测为例,需要创新相关测量与分析技术,推动完善应急环境下互联网大规模故障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
针对“防不住”难题,需要用内生安全方法体系化构建安全能力,实现“防得住”。吴云坤介绍,内生安全理念就是把安全能力内置到网络与信息化环境、以及业务系统中,感知、响应对业务系统和数据的任何破坏行为,真正做到体系化“动态防控”。从局部整改、辅助配套的建设模式为主,走向“深度融合、全面覆盖”的体系化建设、运行模式。
“安全是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吴云坤呼吁,互联网安全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深化协同治理,综合运用、发挥政策、技术、标准等多种手段,构建统筹协同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不断提升网络安全综合防护能力。同时协同产学研各方资源和能力,进行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创新攻关,以科技创新促安全发展,共同构建更加安全、健壮的下一代互联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 本周为 ChatGPT 添加了 AI 图像生成功能,用户可直接在对话中创建图像。由于使用量激增,CEO Sam Altman 表示公司的 GPU "正在融化",不得不临时限制使用频率。新功能支持工作相关图像创建,如信息图表等,但在图像编辑精确度等方面仍存在限制。值得注意的是,大量用户正在使用该功能创作吉卜力动画风格的图像。
Synopsys 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基于 AMD 最新芯片的硬件辅助验证和虚拟原型设计工具,包括 HAPS-200 原型系统和 ZeBu-200 仿真系统,以及面向 Arm 硬件的 Virtualizer 原生执行套件。这些创新工具显著提升了芯片设计和软件开发的效率,有助于加快产品上市速度,满足当前 AI 时代下快速迭代的需求。
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企业客户关系管理 (CRM) 的方方面面。从销售自动化、营销内容生成到客服智能化,AI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还带来了全新的服务模式。特别是自主代理AI (Agentic AI) 的出现,有望在多渠道无缝接管客户服务职能,开创CRM发展新纪元。
数据孤岛长期困扰着组织,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可靠性。它们导致信息分散、模型训练不完整、洞察力不一致。解决方案包括实施强大的数据治理、促进跨部门协作、采用现代数据集成技术等。克服数据孤岛对于充分发挥AI潜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