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5月7日,从爱立信官方网站获悉,爱立信与三星就两家公司之间的全球专利许可达成了一份多年协议,其中包括所有蜂窝网络技术相关专利。这份交叉许可协议将会涵盖自2021年1月1日之后的网络基础设施和手机的销售。
爱立信在当天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除此以外,爱立信与三星已就技术合作项目达成协议,以推动移动行业实现开放标准化,并为消费者和企业创造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此次双方的和解,结束了两家公司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的诉讼以及在多个国家/地区正在进行的诉讼,并确认了两家公司强大的专利组合的价值。据悉,该协议的细节是保密的,将不会被披露。
爱立信知识产权许可收入继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到期的专利许可协议等待续签,对手机市场的地缘政治影响,从4G向5G的技术转换,以及可能的货币影响。2021年第二季度,包括新协议中覆盖的2021年1月1日起的销售在内,知识产权许可收入预计为20亿瑞典克朗至25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15亿至19亿元)。
爱立信首席知识产权官克里斯蒂娜·彼得森(Christina Petersson)表示:“我们很高兴与三星签署互惠互利的协议。这一重要交易确认了我们专利组合的价值,并进一步展示了爱立信对FRAND原则的承诺。”
爱立信在新闻稿中称,几十年来,爱立信在研发和开发全球移动标准上进行了大量投入,并致力于以公平、合理和无歧视(FRAND)的条款许可其标准必要专利,以惠及各地的消费者和企业。FRAND体系允许由爱立信这样的发明人开发的技术和知识产权被使用,同时也对那些发明人在每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中作出的大量前期投入给予回报。
爱立信知识产权组合的价值延及57,000多个已授权专利,并通过每年大约400亿瑞典克朗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强。凭借在5G的全球领先地位,爱立信有信心获得知识产权收入的长期增长,从而进一步最大化整个专利组合的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Gartner预测,到2030年所有IT工作都将涉及AI技术的使用,这与目前81%的IT工作不使用AI形成鲜明对比。届时25%的IT工作将完全由机器人执行,75%由人类在AI辅助下完成。尽管AI将取代部分入门级IT职位,但Gartner认为不会出现大规模失业潮,目前仅1%的失业由AI造成。研究显示65%的公司在AI投资上亏损,而世界经济论坛预计AI到2030年创造的就业机会将比消除的多7800万个。
Meta与特拉维夫大学联合研发的VideoJAM技术,通过让AI同时学习外观和运动信息,显著解决了当前视频生成模型中动作不连贯、违反物理定律的核心问题。该技术仅需添加两个线性层就能大幅提升运动质量,在多项测试中超越包括Sora在内的商业模型,为AI视频生成的实用化应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人工智能正从软件故事转向AI工厂基础,芯片、数据管道和网络协同工作形成数字化生产系统。这种新兴模式重新定义了性能衡量标准和跨行业价值创造方式。AI工厂将定制半导体、低延迟结构和大规模数据仪器整合为实时反馈循环,产生竞争优势。博通、英伟达和IBM正在引领这一转变,通过长期定制芯片合同和企业遥测技术,将传统体验转化为活跃的数字生态系统。
上海AI实验室发布OmniAlign-V研究,首次系统性解决多模态大语言模型人性化对话问题。该研究创建了包含20万高质量样本的训练数据集和MM-AlignBench评测基准,通过创新的数据生成和质量管控方法,让AI在保持技术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人性化交互水平,为AI价值观对齐提供了可行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