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电网是中国最早的区域电网之一,位于广东500千伏主环网中部。作为南方电网交直流混联运行、西电东送的受端负荷中心,这里也是全国供电负荷密度最大的城市电网之一。这一区域拥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364座,主变容量8661万千伏安,为广州快速发展提供着国际先进水平、安全可靠、优质经济的电力供应。
负责广州电网投资、建设与运营的广州供电局担负着广州市11个市辖区的供电任务,供电面积7434平方公里,供电客户645万户。通过积极践行“万家灯火、南网情深”的核心价值观,他们在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广州社会心理与情绪追踪调查"中,电力供应已经连续11年位列18项经济类评价指标满意度第一。
随着输电自动化、巡检无人机、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智能配电房等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州供电局视频监控系统已经覆盖到输、变、配电各个环节,为广州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这一始建于2008年的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系统也面临着更多、更深入的挑战。12年来根据需求,逐渐完善输电视频监控系统、变电视频监控系统、配电视频系统,并部署了一系列分散的单兵视频设备,视频规模总体上接近12000路左右,每月将近10PB的数据量;且系统内部,输、变、配相关系统视频均采用分散建设、独立采集,导致功能单一,数据暂时无法实现业务协同。
座拥庞大的千里眼网络,如何才能智慧协同,实现电网智慧化呢?
2019年,广州供电局部署了一套输变配一体化视频监控平台。该解决方案基于一体化平台实现视频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为视频智能应用提供基础,在一体化视频监控平台基础上安装智能巡视、智能操作、智能安全等应用系统。
该平台的核心部分由视频联网系统,视图库,视频分析以及视频数据服务与门户组成。视频联网平台可实现目前广州局智能配电房、变电站、输电以及安保视频的统一接入及管理,同时包括动力环境监控、设备工况监控等物联网数据接入。平台集成视频数据服务与门户实现基础应用,包括系统管理,资源管理,报警管理,智能运维,视频监控,在线监测,实时报警等功能。
除此以外,广州供电局的输变配一体化视频监控平台还拥有 “智慧大脑”。
在输电环节,通过无人机、机器人、视频装置的自动操作、智能定时巡检、集群作业,以及多机协同联合作业,使巡检准确率、效率大增。
在变电站内,为变电站内的所有10kV以上断路器、隔离开关、线路接地刀闸、开关柜开关小车等一次设备以及关联二次设备的智能操作提供远程操作二次确认。
在配电房,为配电房内的所有10kV开关柜等一次设备以及关联二次设备的智能操作提供远方操作二次确认。
同时还可应用刀闸识别、智能读表等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预警和监控,提升了运维效率。
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广州供电局践行“以系统智能分析为主、人工判断为辅”,努力打造南方电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广供样本”,广州供电局的实践也诠释出了新基建的意义,为广州老城市焕发出新活力。
活动预告
2020年,华为中国生态大会进入第十年。伫立十年关口,本次大会将为您呈现全新的生态篇章。因聚而生 举势而为 ——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0,“华为搭台、伙伴唱戏”的 “众筹办会”模式闪亮登场,诚挚邀请您共同参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