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学主办的“ΣCO-Discovery”华为生态伙伴精英赛2017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历时3个月的赛事竞逐正式结束。
本届大赛包括伙伴个人精英赛、伙伴团队精英赛和华为员工赛三大部分,从4500多名伙伴和2600多名华为员工中脱颖而出的205名选手汇聚北京竞逐各赛项荣誉。华为EBG副总裁、EBG全球销售部总裁、EBG 全球渠道及合作伙伴业务部总裁马悦,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与合作伙伴高层等100余人出席了本次颁奖盛典。
盛典上华为和合作伙伴的精英们争相摘得6个华为员工赛项、3个伙伴个人赛项及3个伙伴团队赛项的桂冠,此外盛典上依次发布了“中国ICT产业人才需求白皮书”计划和“华为卓越企业家生态”计划,并与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共同启动了第一期华为卓越企业家生态计划开班仪式。
华为EBG副总裁、EBG全球销售部总裁、EBG 全球渠道及合作伙伴业务部总裁马悦颁发伙伴团队精英赛一等奖
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颁发伙伴个人精英赛一等奖
华为生态伙伴精英赛2017始于2013年合作伙伴大比武,迄今已是第5届。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表示,在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全面云化的大背景下,今年的精英赛在赛制方面进行了“微创新”, 实现了两个“首次”:
首次设置“联合解决方案推广赛”,由华为与伙伴共同组队 “混编”参赛,华为员工在赛事中不仅是组织者、评委,更是参赛选手。
首次设置面向华为云平台的“云解决方案优选赛”、“云迁移赛”,在行业云化的主旋律下,牵引合作伙伴的云服务相关能力提升。
这些变化基于“行业数字化转型”对生态建设、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融合”的理念和思想,即产品向行业化解决方案的融合,以及华为人与合作伙伴的融合,两个融合均紧紧围绕 “平台+生态”的主题在开展。华为希望通过“融合”,能与伙伴更好地站在一起,一起面对市场,提升能力,应对转型。
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为颁奖致辞
为此华为一直倡导构建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共同体,聚合人才、聚合技术、聚合商业、聚合服务,最终助力ICT产业可持续的繁荣发展。在ICT人才生态建设方面,华为一直提倡将合作伙伴端到端的ICT人才供给作为一项系统生态工程,为合作伙伴的ICT从业者的学习、就业、技能进阶、管理进阶提供全职业生命周期的帮助,除了每年举办“生态伙伴精英赛”提升合作伙伴员工作战能力外,华为还依托ICT学院、人才联盟和华为合作伙伴大学三个载体去打造一个ICT人才产业供给链条。
践行校企合作,利用华为ICT学院构建企业和院校的双向桥梁
颁奖盛典上计世资讯总经理高海芳也表示供需融合、产业链合作成为解决ICT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需要由政府、产业界、教育界三方合力共同发力发展,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
与此同时,颁奖盛典上华为联合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计世资讯共同启动了“中国ICT产业人才需求白皮书计划”,从华为产业链的视角,为整个ICT产业人才的能力构建和生态发展献计献策。启动计划上公布将于2018年3月正式对外发布研究成果,以助推中国ICT产业人才建设的发展。
中国ICT产业人才需求白皮书计划启动
创建华为卓越企业家生态计划,促进企业管理者领导力提升
华为EBG中国区副总裁杨文池表示,ICT技术的革新要求企业家们顺势而为,终身学习尤为重要,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学不遗余力地整合了最优质的资源,推出“华为卓越企业家生态计划”,提升华为生态伙伴掌舵人们的领导能力,拓展企业的发展潜力,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高管教育中心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何一平教授也表示,华为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合作属于强强联合,是产业界和学术界的交流和碰撞,华为卓越企业家生态计划第一期的合作将为华为的合作伙伴公司管理者提供最优秀的师资,最前沿课程体系,促进学员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
华为卓越企业家生态计划发布
此外,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学自2016年3月成立以来,持续地针对合作伙伴进行技能进阶赋能,合理规划职业发展通道,并通过每年的“生态伙伴精英赛”进行牵引。目前,合作b伙伴大学活跃用户已超过3万,服务4000多家合作伙伴。
华为愿意持续地为ICT人才生态提供强有力的能量支撑,在院校、教育机构、合作伙伴等各方生态角色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开放繁荣的产业链合作生态,助力中国ICT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成就与伙伴间共同的可持续发展,不断为客户创造商业价值。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山东大学等高校联合研究揭示智能手机AI助手隐私保护能力严重不足。研究团队构建了首个隐私意识评估基准SAPA-Bench,包含7138个真实场景。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最佳模型的隐私风险感知能力也仅达67%,多数开源模型仅30%左右。研究发现闭源模型表现优于开源模型,明确提示可显著提升隐私感知能力。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名为Fastball的三分钟检测技术,通过脑电图头戴设备分析大脑对图像的识别能力,能够在认知衰退早期发现记忆问题。研究涉及107名参与者,发现该技术可有效识别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缺陷,比现有诊断工具提前10-20年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征象。该技术可在家中使用,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可能。
香港理工大学等机构研究团队发现扩散语言模型存在"早期答案收敛"现象:高达99%的问题在推理中途就已得出正确答案,却仍继续无效推理。基于此发现,团队开发了Prophet方法,通过监控AI推理信心动态决定提前停止时机,实现3.4倍推理加速且几乎不损失准确性,为AI文本生成效率优化开辟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