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顶网网络频道 09月11日 综合消息:
9月11日,2017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期间,紫光集团高级副总裁王竑弢接受记者专访。向大家阐述了紫光集团从芯到云、在工业云中深耕,利用物联网技术为制造业打造工业云服务平台的愿景。
首先,王总向大家介绍了一下紫光集团的背景和发展战略:
1988年紫光集团成立,到1993年公司法发布,开始有了紫光这个商号,既是清华的公司,也是清华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清华有4家上市公司,整个员工人数是3万7千人,总体的资产有超过两千亿,今年的盈收在600亿到800亿这样一个区间。紫光集团战略是两点,从芯到云,这个云包括了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也都是跟物联网结合紧密,或者跟工业物联网结合紧密的内容。紫光集团这样一个科研体系里面有3万7千人,差不多50%以上都是研发人员,研发人员里面目前人均的自主知识产权全国第一,目前我们现在有1万+以上的专利,包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四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有科技实力的展现。
半导体一直是全球的高科技竞争的重点,我们国家有两个痛点,一个是发动机,我们现在开始在做大飞机,另外一点就是芯片,按照我们国家习总书记的话来说我们缺芯少油,石油进口量目前是1800亿美金,芯片是2600亿美金,芯片是最为重要的事情。芯片主要涉及到三个领域和产业,第一就是芯片的设计,第二就是芯片的生产制造,第三就是芯片的分装测试,在这几个领域里边紫光集团全面涉足。在设计这个领域里边,目前我们收购了展讯和锐迪科,成立了一家新的公司,这样一些公司收购了之后,我们目前在芯片领域、设计领域已经站在全球的前列。我们今年谋划投资了重大生产制造产业,包括在武汉有长江存储这样一个基地,投资达到了240亿美金,半导体约2600亿人民币。整个相当于紫光集团把芯片的产业链全部拿过来了。
在云的领域,云不是简单的云计算,云计算和大数据是一枚钱币的两个面,没有云就没有数,没有数的话做这个云只是简单的采集,包括物联网也是和云计算一样,实际上在做数据的采集和收集。人工智能就是深度算法,实际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是一回事儿。我们所讲的云就是大云,紫光在2016年收购了51%的股份,从惠普手里把华三拿过来,现在叫新华三,因为51%是我们紫光集团的。我们是站在互联网背后的人,因为差不多60%以上的BAT所用的服务器都是新华三提供的,你们用的微信和支付宝背后是紫光和新华三的身影,是这样一个体系。
在云板块里边我们有自己的“企图心”,王总向大家透露了紫光可能很快发布紫光云,要做到国际云巨头这样一个目标:
紫光依托着国家战略和企业战略结合的背景,依托着清华紫光这样的科技实力,依托我们的资本实力,依托我们目前有的技术优势和这样一些资源,我们希望能够打造一个工业互联网里边的公共的服务平台,或者我们更应该讲是一个生态。
这个目标去做的时候就是两件事情:一个是依托与紫光旗帜下面新华三的科技实力。云基础设施的产品,是要提供云服务和云运营的,如果仅提供云产品是做不到的。所以基于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也成立了单独的一家公司叫做紫光云数,今年6月18日也推出了第一个云板块,第一个行业云——我们的紫光云引擎公司,就是做工业云的。它和物联网关系也非常密切。目前正在协助苏州这个传统工业重地,在传统工业已经领先的情况下,向着智能制造2025的目标迈进,同时把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起来,打造国之重器,为我们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打造这样一个体系,也算是紫光的情怀:一起把这个事情做大,一起提升我们核心竞争能力,一起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
我们现在搭这个生态平台也欢迎大家一起上来,因为我们打造是公共服务的生态平台。大家一起做,共同把这个市场做起来,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真正把这个体系打造出来,这是我们紫光的诉求,或者是我们自己的一个想法。
紫光生态平台有几个优势,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叫1+4:
“1”就是我们要做第一的生态,工业互联网里面的第一生态、第一品牌和第一平台。
“4”是依托紫光集团四个方面的优势:第一个就是国家战略和企业战略相结合,其实就是我们国有控股的背景,希望以这样一个身份去做更多的事情。第二,是紫光的科技实力,无论从芯到云、到物联网,以及知识产权专利等,这些所有的东西我们都愿意拿出来和合作伙伴一起分享,共同把这个生态和平台做好。第三就是紫光的资本实力,这几年重大的并购和收购,这些几乎都有紫光的身影。这种资本实力将通过产业基金或者相应的方式,共享回馈到我们的合作伙伴,回馈到我们的生态中来。最后一点,就是缺渠道。原来我们没有把这个事情当成最重要的事情,现在发现这件事情越来越重要,因为目前国内在B to B这个市场里边缺少渠道。国内有两支B to B渠道让国内所有公司都羡慕的,一个是华为的,另外一个原来华三的,现在也是紫光的。我们目前有38个办事处,差不多有3千多名,在每一个省都有深耕十年左右的队伍。他们的渠道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和紫光的用户一起共同去分享的。
现在紫光将工业企业分成两类客户,是一类是20亿以上,已经形成比较大的规模,有可能上市达到百亿甚至更高份额的企业。20亿工业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IT部门和团队,也会有自己私有云的部署。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基本上会和他们做私有云定制的方案,我们提供也是一个总集成的服务,同时我们会把平台的能力注入进来,这样的企业基本都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你肯定要按照他的想法和他一起去做。
第二类企业是在20个亿以下的,也不能叫小企业了。这种企业可能基本得达到一个亿以上到20亿之间,这类企业都会有工业云和工业互联网平台需求的。对这类企业,就是一种平台的方式在提供。比如说在工业诊断,甚至可能说这样的企业我们只用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做简单的诊断,说你现在目前短板在哪儿,问题在哪儿,马上给你提供一个方案,这个方案在平台提供比例比较大。
如果我们只是做集成的方式,全部是针对大企业的方式,即使紫光有这样的体量,也很难把我们平台快速推动起来。但是我们做平台化的方式,尤其针对1个亿到20亿的企业,我们会用简单快速平台化的方式提供服务,对他的提升也会很快,而且我们扶持力很强,可以提供出这种平台化的能力和生态化的能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eepSeek 的 AI 模型在处理效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可能对数据中心产生深远影响。尽管引发了科技股抛售,但业内专家认为,这项创新将推动 AI 应用普及,促进大规模和分布式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增长。更高效的 AI 算法有望降低成本、扩大应用范围,从而加速数据中心行业发展。
Rivian 正全面推进 AI 技术整合,开发下一代电动车平台,以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实现免手驾驶,2026 年达到 L3 级自动驾驶。Rivian 还将在车载系统中广泛应用 AI 技术,提供语音交互等功能,并计划推出更实惠的车型,扩大市场份额。
Postman 发布了 AI 代理构建器,这是一款创新的生成式 AI 工具。它允许开发者通过整合大语言模型、API 和工作流程来设计、构建、测试和部署智能代理。这一工具旨在简化 API 交互、优化工作流程,并支持创建能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代理,标志着 API 优先的 AI 开发迈出了重要一步。
微软第二财季利润同比增长10%,人工智能年化收入达130亿美元。然而,云计算业务未达预期,下季度指引不及预期,导致盘后股价下跌。公司资本支出创新高,以满足AI和云需求。尽管Azure增长放缓,但微软对下半年增速加快持乐观态度。同时,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引发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的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