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钱塘江潮溢不断,为祈“海涛宁谧”,元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海宁正式得名并沿用至今。作为良渚文化发源地之一,海宁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名城,王国维、徐志摩、金庸等名人的涌现,使得这里成为“才子之乡”。如果说海宁潮和文人骚客成就了海宁的诗,以皮革等行业为龙头、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新动能则正在带领海宁走向远方。
海宁市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东接上海,西接杭州,优越的地理位置给海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了助推海宁经济的继续腾飞、提升城市运营管理水平,海宁市正在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在中国电信和华为公司的帮助下,嘉兴市积极推动非涉密新建业务上云,结合“一张网”应用,按照“数据交换—共享—分析和开放”的思路,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服务“共享共治”。海宁市也在嘉兴市政府的支持下,一方面结合嘉兴市整体部署,另一方面也根据自身需求,积极融入到嘉兴市政务云建设中来,并成为嘉兴市政务云分中心,在满足海宁市云计算需求的同时承担起容灾备份中心的角色。
一举多得 兼顾容灾备份和生产中心
在云计算越来越被用户认可的今天,如何建立更加科学、规范的云计算中心正在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其中,容灾备份中心的建设更是必不可少。为了给信息系统持续运行提供保障,积极应对灾难来临所造成的数据丢失风险,云计算中心的建设往往需要在相隔较远的异地,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
海宁市容灾备份中心的建设正是出于这样一个考虑。据了解,海宁市容灾备份中心着重承担了嘉兴市2区5县(南湖区、秀洲区、海宁市、平湖市、桐乡市、嘉善县、海盐县)的容灾备份工作,以确保系统的持续运行及数据安全。
与此同时,海宁市容灾备份中心还是嘉兴市5个县政务外网的生产中心和整个嘉兴市的大数据平台,可谓身兼多职。事实上,早在2015年,海宁市就提出了建设市大数据中心的设想,并在嘉兴市政府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嘉兴政务云,打造海宁分中心(即海宁市大数据中心)。同时,充分利用系统资源,建设成为的容灾备份中心。
对于海宁市来说,该中心的建设也为自身业务构建了一个统一的平台,既方便了政府部门对云计算的需要,又提升了云服务的效率,一举多得。
目前,政府部门如何依据业务需求做出快速响应,可以说是一大痛点。如果直接采用省级中心提供的云服务,一旦业务需求紧迫,需求经过层层提交很容易造成响应的不及时;如今,海宁市与嘉兴市相互配合建立生产中心和容灾备份中心,就大大减少了审批的层级,避免了响应不及时等问题的出现。
政务云建设如何小步快跑
在政务云建设过程中,业务向云端的迁移必不可少,但如何顺利迁移一直是困扰政府部门的一个难题。而海宁市的做法则是“小步快跑”,按照行政管理的要求,严格执行早在2015年就建立起的预审制度,并从实际出发进行迁移,尽量不影响业务部门的正常运行。
海宁市在大目标明确的前提下,采取的是制定一个又一个小目标,逐步完成。这样就避免了目标太大,导致前期工作难度过大,使得后续工作难以为继。而从建设的顺序上,海宁基本是从IaaS出发,再建设PaaS和SaaS。
首先进行了物理机的集中,构建起IaaS平台;再通过建设PaaS,实现数据的集中。有了基础设施和数据的支撑,海宁市已经积极开展在SaaS应用上的探索,比如,构建一个全市通用的大OA系统等,以便未来对大数据进行更好的分析。
对于定位为政务云中心、大数据中心来说,积极开展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必不可少。尽管目前在大数据的推进过程中,还存在条线网络、数据隐私、数据共享等问题,但海宁市大数据的节点依然在加速建设过程中。
借助大数据节点的建设,数据共享所带来的便捷性正在体现。如今,在海宁市政府服务网上,很多事项都可以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即便是一些证件的办理,也可以通过邮寄或者电子证件的方式递交给办理人员。其中,有40个左右的五星级服务事项可以实现全流程网上办理,300多个四星级服务事项只需要跑一趟即可完成办理。
系统建设中的两大核心:服务能力和职责边界
系统建设过程中,灾备能力是需要政务云平台需考虑的一项目重要能力,通过多个局委办单位的现场访谈调研,不同局委办单位对灾备需要是多样化的,对一些窗口类重要业务,实时性要求较高,有双活级容灾需求,对一些一般事务类业务只需主备容灾就可了,还有一些业务要求实现原有局委办现有业务做为生产,而在政务云平台进行业务容灾的异构容灾需求,针对不同业务特点,海宁容灾备份中心建设过程中创新实现了一套灾备平台三项服务能力(双活容灾服务、主备容灾服务、异构容灾服务三类服务),很好的满足了各业务对容灾备份的要求,又考虑了建设投资的经济性。
在主流的容灾备份系统建设过程中,备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产生了良好效果,相比较而言,但容灾就差强人意了。双活容灾即灾备系统中使主生产端数据库和备机端数据库同时在线运行,处于可读可查询的状态的技术。但双活的实现受限于网络、数据库等诸多问题,很难真正实现理想化的双活;不仅如此,双活真正使用的概率并不高。相比较而言,主备则更加实用,也更加符合用户当前的需求。
如今,在海宁市政务云的构建过程中,不论是主备还是双活,这些能力的达成都并非难事,关键还是在于业务部门是否需要这样的服务。
而在海宁市大数据中心建设过程中,华为根据用户对于政务云的需求积极推进,通过大数据平台的建立,过去由人工来实现的流程,现在借助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的交换即可实现,大大提升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
据了解,在海宁市的社保、公积金、民政、政府服务网等众多方面,都已经实现了数据的打通。目前,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平台还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很多业务的涉及多个部门、多套系统,要实现这种跨部门的数据打通并非易事。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海宁市正在通过网络对接和业务系统改造等方式推动该平台的建设。
除了以上所讲到的容灾备份、数据共享和政务云建设外,海宁市容灾备份中心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
尤其对于政府部门来讲,在购买服务时首先就是要厘清各个参与者的职责边界在哪里,以保障系统安全,这一点对于服务的提供者来说尤为重要。对于服务的购买方而言,产品和技术是什么、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反而没那么重要,安全才是核心。面对海宁市容灾备份中心的建设需要,华为也在积极做出响应和调整,从提供安全产品转向提供安全服务,以便更好地满足政务云建设的需求。
因此,服务能力和职责边界也被认为海宁容灾备份中心建设中的两大核心。相比较而言,流程反而没有那么重要,而且很多业务部门对于内部流程也并不关心;而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服务提供商也不会完全按照一个固定的流程进行工作跟进。
如今,海宁市已经完成了52个应用上云,接下来还将会有一些新的应用逐渐上云。在这一过程中,海宁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应用优先:首先,那些新购置的设备还没有过保,应用良好的不会马上上云;其次,系统已经老旧,服务器也已经过保,尽管服务商已经找不到了,但系统依旧可用的暂时也不做迁移;第三,对于一些不适合上云的业务,坚决不做云化。上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能循序渐进,才能显现成效。
而海宁市容灾备份中心的建设,不仅可以更好地承载这些应用,为海宁市的政务云提供有力支撑;更是为整个嘉兴市云计算的应用提供了容灾备份服务,为后续整个嘉兴市政务云的稳定和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MD CIO的职能角色早已超越典型的CIO职务,他积极支持内部产品开发,一切交付其他部门的方案都要先经过他的体验和评判。
医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应当考虑到AI将如何改变医生的岗位形态(以及获得的薪酬待遇)。再结合专业培训所对应的大量时间投入和跨专业的高门槛,这一点就更显得至关重要。
我们拥有大量数据,有很多事情要做,然后出现了一种有趣的技术——生成式AI,给他们所有人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在这个领域正在做着惊人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