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萨尔图机场出来,拐上大广高速南下的路,不一会儿就能看见路两旁零星散布的梁式抽油机,勤勤恳恳、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大庆油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较早的油气产地之一,以铁人、奋斗、拼搏等为关键词的大庆精神家喻户晓。传统的油气生产组织方式还是人工寻井,劳动强度大,且工人作业的现场智能化水平比较低,数据共享、协同作业和技术指导难度较大,中石油集团公司A12项目经理、中油瑞飞技术总监刘奇峰表示,“我们早在想,能不能借助物联网这样的新型IT技术促进石油企业的降本增效,优化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最大化专家的价值,能不能实现物物相联,数数相通,提升数据共享的水平? ”
7月6日,华为联合中油瑞飞、石化盈科共同在石油之城大庆举办了以“数字驱动创新 转型拥抱未来”为主题的年度2017中国石油石化信息技术峰会。近400位石油石化行业的专家、客户及合作伙伴就当前行业信息化现状、演进趋势、优秀实践等主题展开交流和分享,“很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传统的能源行业和新兴的IT产业如何更好的结合起来。”刘奇峰如是说,他介绍到,“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经验,我们总结要靠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步伐,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创新工作理念来最终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这与本次会议的主题不谋而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贾超强调:“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破解工业转型升级难题、持续工业发展的需要”,埃森哲战略部董事总经理李广海补充认为:“未来三到五年,各行各业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应对数字化的机遇和挑战,做什么和怎么做是企业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
会上,刘奇峰同与会嘉宾分享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钻完井共享服务中心解决方案的案例。钻完井共享服务中心解决方案被定义为钻完井共享服务的模式,或者叫钻完井作业支持的模式。据刘奇峰介绍,借助这种远程作业支持的模式,一是打破了地域服务的限制,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管理模式;二是通过现场装备了自动化的改造,可以提高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第三实现了现场数据的一次性采集和共享录入;第四实现了前后方跨专业、多学科的协同工作;第五通过实时动态的分析,可以提高现场作业的效率,降低现场安全风险;第六通过一些地质建模的工具,导向的应用等,提高储层勘探的精准度。
以上提到的是物联网技术在石油石化行业的一个实践,其实华为公司为石油公司客户定制了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包括数字油田、智能炼化、智慧管道等解决方案,并结合物联网技术联合业内TOP级的仪器仪表厂商(霍尼韦尔、ABB、艾默生等)构筑统一生态链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综合解决方案,华为云计算解决方案架构师余国华就此表示:“华为整合了五百多家合作伙伴,不仅提供云服务,还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不但支撑重量型业务,同时打造开放的生态,致力于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当中的问题来匹配企业客户的需求。”
华为企业BG中国区大企业业务部部长姚茳表示:“ICT基础设施已经由过去的支撑系统向驱动价值创造的生产系统转变,‘数字驱动创新,转型拥抱未来’,云计算和智能制造,未来必将成为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两大引擎。”华为聚焦ICT的基础设施,提供业界领先的解决方案,助力石油石化行业降本增效,实现油气安全生产和输送,辅助能源行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企业面向未来云化的信息化转型。
近两年,石油石化行业信息化一直走在央企的前列,大庆油田也在历经信息化转型的过程,将ICT、IoT、云服务等最新技术热点应用于集团公司、油田、管道、炼化公司等核心办公、生产业务领域,利用信息化等科技手段来进行数据采集、数据挖掘,助力企业高效运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华为企业BG中国区大企业业务部部长 姚茳
据了解,华为仍在与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在核心客户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华为S12800数据中心交换机独家承建了中国石油两地三中心的核心网络、华为SAP HANA服务器服务于中石油ERP应用、华为存储进入了中石油灾难恢复系统等;在中国石化,华为存储、服务器已成为中国石化的主要供应商,SAP HANA一体机高效支撑中石化海量销售数据统计,云计算应用于安全桌面云;在中国海油,华为敏捷网络解决方案支撑广域网高效稳定运行。华为正在加速企业业务愿景的实现,成为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客户ICT建设最紧密的合作伙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iquid AI发布了新一代视觉语言基础模型LFM2-VL,专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嵌入式系统等设备高效部署而设计。该模型基于独特的LIV系统架构,GPU推理速度比同类模型快2倍,同时保持竞争性能。提供450M和1.6B两个版本,支持512×512原生分辨率图像处理,采用模块化架构结合语言模型和视觉编码器。模型已在Hugging Face平台开源发布。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阿里团队推出首个AI物理推理综合测试平台DeepPHY,通过六个物理环境全面评估视觉语言模型的物理推理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预测和控制方面仍远落后于人类,揭示了描述性知识与程序性控制间的根本脱节,为AI技术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