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7月1日, 2017年世界移动大会(MWCS 2017)在上海举行。在此次大会上,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部副总裁兼5G网络基础设施部门总经理林怡颜分享了她对于5G的观点,解读了网络转型和MEC在通往5G之路上扮演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并认为5G的实现将释放云的整体潜力,并为垂直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商机。
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部副总裁兼5G网络基础设施部门总经理 林怡颜
海量数据及多样化应用驱动网络加速转型,为5G发展铺平道路
5G时代是要把在2G、3G、4G时代以人为核心的、以运营商为基础的通信网络,向更广泛的以物为中心,即时响应、智能互联的网络演进。海量数据的处理需求和更为复杂多样的应用场景驱动网络加速转型。在5G时代,电信运营商不但会迎来移动互联网的新一轮爆发,也将有机会参与诸如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型应用和商业模式的构建。因此,运营商迫切希望加速网络转型,希望通过更加先进、易用和灵活的云计算技术,构建更加开放、灵活和智能的网络。
英特尔看到网络的转型已经开始,计算开始和通信相互融合,网络将集通信、计算和存储“三位一体”。NFV(网络功能虚拟化)和SDN(软件定义网络)是满足各行业灵活多变的业务需求的关键技术,实际上就是用计算解决通信的问题。
MEC是网络转型的中坚力量,将成为5G时代的必选项
MEC正成为网络转型的驱动力,通过将网络核心功能下沉到网络边缘,在靠近移动用户端,提供IT的服务、环境和云计算能力,从而满足5G时代低延时、高带宽的业务需求。面向应用层面,MEC可向垂直行业提供定制化、差异化服务,提升网络利用效率和价值。
MEC将网络和云进行了无缝连接,将成为5G时代的必选项。在5G时代,MEC的应用将伸展至交通运输系统、智能驾驶、实时触觉控制、增强现实等多个领域。同时,由于架构及平台的开放性,MEC亦可在现阶段部署于LTE网络,为移动运营商提供增值服务。
通用化和IT化是构建5G平台的基石
5G平台首先必须是一个通用的平台,以实现资源虚拟化、功能可重构等。这样对于运营商和其它用户而言,才能有充分的自由度,在上层根据新的业务需求构建新的应用。
此外,5G还需要实现平台的IT化。如今,运营商既有从事通信基础架构构建的部门,也有业务部门。前者就只负责分配频段和带宽,而后者则更关心商业模式和利润最大化。因此,英特尔时常在两者之间扮演着“翻译”的角色,让两个部门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使得这个平台既能符合3GPP的要求,也能满足IT化的需求。
深耕5G需要给物联网一个云平台
在英特尔看来,物联网将是5G时代最先爆发的领域之一。与现有的通信系统不同,物联网的生态系统更为复杂。如果直接采用通信系统,则会变得非常挑战。但是,假如赋予物联网一个云平台的话,由于大多数的物联网系统均采用x86平台,这样从一个x86平台转移至另一个x86平台,只不过是变更无线接入点,迁移的难度将会大幅度降低。
从云的角度来说,英特尔正在将云提供的服务类型和客户需求匹配起来,包括速率、时延和带宽等,都要刚好合适,不多不少。因此,最高的一层有云,然后要把云尽量地向终端用户推近,确保建立的网络一定是软性且灵活机动的,这样对于不同类型的云服务有一个很好的适应性,才能将云的潜力完全地发掘出来。未来,网络将会根据不同应用的需求(有的需要高带宽,有的需要低延迟)被划分成不同的部分。只有每个领域使用的网络是量身定制的,才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而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给物联网一个云平台,最大限度地赋予其充分的灵活性。
智能终端设备将变成无数流动的、云网融合的数据中心
我们对未来5G网络的愿景,是打造一个标准的网络。未来,我们每个人身边都跟着一个数据中心,每个终端将是明天的网络节点,而这个网络节点的形态是数据中心,而且是个云化的、云网融合的数据中心。
以无人驾驶为例。无人驾驶将产生海量数据,这要求无人驾驶汽车必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收集数据,并在云中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提供无与伦比的高带宽和低延时,5G能够支持“汽车至一切”(V2X,Vehicle to X)的应用,例如汽车可使用基于云的人工智能和数据,以及通过无线更新提供的关键安全特性(即时解决网络安全威胁),并且与路汽车和包括路灯在内的其它交通基础设施进行“沟通”。 未来,我们的车或许就会像如今的手机一样,变成一个带轮子的数据中心。
英特尔认为,5G 是一个全新起点,是一场整合无线连接、计算和云的产业革命,将满足我们对整个产业升级的期待。5G将会把云端的商机带给电信运营商和各大垂直行业,释放云的整体潜力,并带来“通信X计算X垂直行业”的乘法效应。英特尔正在与各方携手,探索网络转型,推进MEC商用部署,加速通向5G之路。
在本次世界移动大会上,英特尔与中国联通、诺基亚贝尔、腾讯共同演示了首次面向5G网络的MEC(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多接入边缘计算)智能场馆商用部署解决方案;与中国移动和中兴通讯联合展示了基于容器技术支持NFV应用微服务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构建Cloud Native时代,探索运营商网络转型之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如果美国有一家公司可以称得上是AI落地标杆,那么很多人大概率会提及Palantir。
南京大学LINK团队发布OmniVideoBench,这是首个专门评估AI音视频协同理解能力的测试基准。研究基于628个真实视频设计了1000道测试题,要求AI必须综合音频和视频信息才能回答。测试结果显示,即使最先进的Gemini-2.5-Pro准确率也仅58.90%,未达及格线,特别是在背景音乐理解方面表现最差,揭示了当前AI在复杂多模态推理方面的显著局限。
网络流量保护专家Cloudflare因其Access零信任平台发生故障向客户道歉,该故障导致包括OpenAI的ChatGPT、DownDetector和社交媒体平台X在内的多个面向公众的服务中断。故障始于英国时间上午11点20分左右,最初被描述为"内部服务降级"。Cloudflare后续确认故障根本原因是自动生成的配置文件超出预期大小并触发软件系统崩溃,强调这并非攻击所致。
中科大和上海创新院团队开发出RLFR技术,通过分析AI内部"思维流动"来优化推理训练。该技术不只看答案对错,而是评估整个推理过程质量,就像监控河流流向一样引导AI形成连贯逻辑。在数学推理等测试中显示显著提升,让AI推理过程更稳定可靠。这项开源技术为构建更智能可信的AI系统提供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