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网络频道 04月08日 杭州: 今日,新华三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首届Navigate 2017领航者峰会,近8000名各界精英和IT专业人士到场,这也成为新华三集团成立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IT峰会。
Navigate 2017对“数字经济”进行了深入探讨,大会的主题正是围绕“新IT,新经济”展开,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关于“新经济与供给侧改革”的主题发言引发现场观众的共鸣。Navigate 2017后面的议题和论坛则对推进数字经济和变革之路给出了技术路径。
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于英涛
面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态势应该采取怎样的战略,作为此次大会的主角新华三又如何践行数字经济之路?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给出的答案是“应用驱动,云领未来”。他强调,需要技术创新与应用创新双轮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简单地理解就是,让应用驱动IT的云化,在广义的新IT环境中,实现技术与应用的双轮驱动,持续引领、推进数字经济走向未来。
围绕“应用驱动,云领未来”指引的新IT战略,新华三将自己的新IT技术能力归纳成为云计算、大数据、大互联和大安全四个方面,并分别制定了相应的战略重点。
这四大方面被简称为“三大一云”,于英涛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第一,大互联是新华三的立身之本,于英涛将大互联形容为数字经济的神经系统。在此方面,新华三有两个目标:万物互联——通过绿洲OS赋予万物生命;应用驱动——利用SDN开展网络重构。AD-NET 2.0解决方案集群重点推出,方案下包括了AD-WAN(应用驱动广域网)、AD-MAN(应用驱动城域网)、AD-DC(应用驱动园区网)、AD-EC(应用驱动边缘计算)、AD-Campus(应用驱动园区网)、AD-IoT(应用驱动物联网),新华三希望让网络更加柔性和可扩展,并借助绿洲操作系统联动各个层面,实现万物互联的泛连接网络,在一个统一的万物互联网上承载各种不同的业务和应用。
第二,云计算方面,于英涛认为云计算建设的重心已经从“应用云化”,逐渐向“云生应用”过渡。所谓的“云生”,不仅体现在容器、虚拟化等应用开发、部署环境的变革,更体现在借助云平台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融合,进一步催生出推动行业与产业变革的新应用形态。对此,新华三推出了全面支持云生应用的H3Cloud 2.0,还将加大投入,重点瞄准行业云和城市云,打造10个行业能力中心提供全栈式云服务、打造100+城市云中心提供全产业链云生态,与合作伙伴联合提升产品能力、生态能力和运营能力,争取在未来的巨头竞争格局中占据市场前三的位置。
第三,在大数据领域,新华三致力于成为卓越的数据引擎提供商,不仅为用户提供企业级一体化大数据平台,还会通过大数据平台工具及数据治理服务——借助新华三的DataEngine,在纵向上,帮助各行业用户将数据资源快速转换为价值,在横向上,支撑起数据驱动的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
第四,大安全方面,沿着“自主创新+生态共建”的道路,新华三强调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并打造统一的生态共享平台,为各领域提供完整、专业的安全解决方案。峰会上,新华三还发布了安全天机3.0,在云安全引擎、云安全查杀、云安全运维方面均进行了能力大幅提升。
据介绍,新华三已将其中三个业务单独成立公司,包括在郑州成立大数据公司、在成都成立云计算公司、在合肥成立安全公司,新华三希望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大互联和大安全四个方面的技术能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并成为其业务的新的增长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加利福尼亚大学和萨里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的AI系统,能够仅通过简单的手绘素描就在复杂照片中精确识别关键点。这项技术突破了传统机器学习需要大量同类数据的限制,实现了真正的跨模态学习。系统在动物关键点识别任务中达到了39%的准确率,超越现有方法约5个百分点,并且在真实手绘素描测试中表现稳定。该技术有望在生物学研究、医疗诊断、工业检测等多个领域找到广泛应用。
AI系统正变得越来越善于识别用户偏好和习惯,像贴心服务员一样定制回应以取悦、说服或保持用户注意力。然而这种看似无害的个性化调整正在悄然改变现实:每个人接收到的现实版本变得越来越独特化。这种认知漂移使人们逐渐偏离共同的知识基础,走向各自的现实世界。AI个性化不仅服务于我们的需求,更开始重塑这些需求,威胁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当真相本身开始适应观察者时,它变得脆弱且易变。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DOTRESIZE技术,通过最优传输理论实现AI大模型智能压缩。该方法将相似神经元合并而非删除,在保持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成本。实验显示,压缩20%后模型仍保持98%性能,为AI技术普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