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微软向OCP基金会(Open Compute Project datacenter foundation)贡献了其针对云端开放网络的软件SONIC(Software for Open Networking in the Cloud)。几乎正好在一年以后,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也将开始在内部使用SONIC。
SONIC是基于Linux的控制网络交换机的软件,其前身是微软Azure Cloud Switch,目前在微软Azure数据中心也使用SONIC。VentureBeat透露,微软相关负责人最近在圣克拉拉举行的Open Networking Summit上表示,中国的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也开始使用SONIC产品。
SONIC是建立在微软的开放源代码Switch Abstraction Interface(SAI)的基础上的,定义了网络硬件供应商的标准化编程接口。微软已经在GitHub上公开提供了它的源代码。
微软Azure Networking企业副总裁Yousef Khalidi在4月3日的博客文章中提供了一些更多关于SONIC的背景信息:
SONIC是“第一个将庞大的交换机软件分解成多个集装箱式组件的解决方案”,并允许操作员针对特定场景插入所需的新组件。
Khalidi解释说,SONIC“基于现有的开放源代码技术,例如Docker容器、键值数据库Redis、Quagga BGP和LLDPD等协议,Ansible部署等。由于是开源项目,所以SONIC发展地非常快。微软已经将SONIC回馈给社区以推动开放网络软件的进步,进入美好的良性循环。”
以下是微软在Open Compute Project Summit上的相关演讲:
微软于2014年加入了Open Compute Project(OCP),并且是该组织SAI项目的创始成员和贡献者。OCP是Facebook在2011年创建的基础,以便发布旨在用相对便宜的方式构建数据中心的开放硬件设计。
当微软加入OCP时,微软曾承诺将为该项目贡献微软的云服务器规范——一个12U共享服务器机箱,能够容纳24个1U服务器——以及基于开源Apache许可证发布其Chassis Manager。
OCP已经发布了主板、芯片组、线缆、通用插座、连接器、开放网络和交换机的规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WorldMem框架,首次让AI拥有真正的长期记忆能力,解决了虚拟世界模拟中的一致性问题。该系统通过记忆银行存储历史场景,并使用智能检索机制,让AI能准确重现之前的场景和事件,即使间隔很长时间。实验显示在Minecraft和真实场景中都表现出色,为游戏、自动驾驶、机器人等领域带来广阔应用前景。
AWS通过升级SageMaker机器学习平台来扩展市场地位,新增观测能力、连接式编码环境和GPU集群性能管理功能。面对谷歌和微软的激烈竞争,AWS专注于为企业提供AI基础设施支撑。SageMaker新功能包括深入洞察模型性能下降原因、为开发者提供更多计算资源控制权,以及支持本地IDE连接部署。这些更新主要源于客户需求,旨在解决AI模型开发中的实际问题。
MTS AI研究团队提出RewardRanker系统,通过重排序模型和迭代自训练显著提升AI代码生成质量。该方法让13.4B参数模型超越33B大模型,在多种编程语言上表现优异,甚至在C++上超越GPT-4。通过引入困难负样本和PPO优化,系统能从多个代码候选中选出最优方案,为AI编程助手的实用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