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从概念到逐步普及,
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时光。
在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潮中,
许许多多的厂商和用户被吸引其中,
迅速将这一市场催生成为
IT基础设施领域最大一份“蛋糕”。
然而,随着应用模式的逐步清晰和用户的逐渐成熟,云计算市场也迎来更加理性的成熟期,市场格局也可能面临着巨大的转折。Gartner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在全球IaaS及PaaS领域,75%的市场将掌握在前五位的厂商手中。云计算,已经进入下半场。
如果说千帆竞流是云计算市场发展“前半程”态势,那么“巨头”间整体实力的比拼,则成为了云计算竞赛“后半程”的主旋律。用户将不再满足于“搭积木”式云计算建设方式,唯有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涵盖软硬件、行业应用、服务,以及支撑业务创新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才能真正成为用户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
从上半场“云化”到下半场“云享”
平台、生态、运营能力
将成为云计算提供商的生存
与发展的关键
作为云计算的积极推动者,新华三在这一领域一直保持着传统优势,提出了推动云计算从“专享云”向“分享云”,乃至最终“共享云”阶段发展的“云享战略”,在政务云、教育云、企业云、卫生云等领域拥有超过5000多个用户。同时,新华三具备更强的云整体交付能力,在云计算 “后半程”发展中,占据了有利的位置。
进入云计算的下半场,
新华三云计算技术和产品
会有哪些创新突破?
围绕着“云享战略”,
新华三还将推出何种创新举措?
这些问题,都将在 4月8日举办的H3C NAVIGATE 2017领航者峰会上得到答案,期待你的聆听。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