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 18万员工中45%以上从事创新、研究与开发,越来越不可忽略的科技巨头…这些也许是你知道的华为,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华为还在花大投入构建ICT人才生态。
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简称“华为ICT学院”)是华为面向全球的校企合作计划,它面向在校大学生,推广ICT技术与产品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华为职业认证,在全球范围内为社会及华为产业链培养ICT人才。
据悉,目前华为ICT学院全球分布超过300家合作大学和院校,每年为ICT产业链培养人才超过万名。在推进信息产业发展这件事上,华为正在成为培养ICT人才的播种者,华为ICT学院通过产教融合,建设开放、合作、分享、共赢的平台,从而实现人才生态链的形成与联动。
华为ICT技能大赛促进人才生态建设
近日,华为ICT学院举办的2016-2017大学生ICT技能大赛决赛在深圳闭幕,中国区近万人、海外近2500名大学生参赛报名,包括中国、英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俄罗斯、巴基斯坦、南非共计7个国家参与。经过初赛的层层选拔,最终共计96名选手晋级决赛。
此次ICT技能大赛并不是一次普通的比赛,而是对在校学生实战能力的一次历练,从决赛制定的比赛规则——动手实验(包含路由&交换、网络安全、云计算、存储&服务器、大数据等技术方向),可以看出它考验的并不是参赛者的理论和书本知识,而是无限接近于企业对人才的真实需求。
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交付与服务)李同广指出,当前数字化转型背景下ICT人才短缺是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这就需要人才生态来弥补。ICT技能大赛无疑就是构建人才生态环节中的重要一部分。
华为企业BG全球培训与认证部部长冯宝帅,华为企业BG中国区副总裁(交付与服务)李同广,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金朝,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马晓明(从左至右)
华为企业BG全球培训与认证部部长冯宝帅表示,首先华为ICT技能大赛本身是想建立一个平台,对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知识理论水平的实践进行验证,并让他们能够通过大赛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二是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全球所有ICT学院的老师能够分享自己的成功案例,让整个学院课程设置进行优化,并促成专业建设。第三,希望这个平台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就业机会与职业生涯起点。
所以,华为举办ICT技能大赛不仅是对在校学生ICT技术和知识的检验,更能激发学生对ICT技术探索的兴趣。另外,如果说ICT技能大赛是华为展示和促进人才生态的重要一环,那么以宏观视角,华为又如何构建人才生态呢?
构建人才生态 播种新ICT未来
华为所倡导的ICT人才生态,并不只是包含华为及院校两者,而是聚合伙伴、客户、院校、教育机构,即联合生态各方的力量、知识与智慧,将ICT人才生态建设成为联接产业伙伴、客户、院校、教育机构及更多第三方社会力量的“纽带”,成为生态各方之间相互交流分享的“窗口”,成为培育未来ICT人才的“土壤”。
李同广指出,华为非常愿意把多年来在ICT行业中积累的经验、技术、管理、人才培养标准等贡献出来,输送到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中,从而成为人才生态的指南针,为企业、合作伙伴和社会培养和输送人才。
在重庆邮电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金朝看来,高校应该主动地发现在人才培养体系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且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在这个调整的过程当中,要主动结合企业、行业需求,重邮和华为ICT学院这样的平台合作就是调整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的关键一环。除了华为提供的软硬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引入了华为ICT学院的课程和认证体系。他强调,目前重邮和华为形成了比较大的产教融合平台,为产业输送了众多ICT人才。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马晓明指出,深职院也希望在学校搭建一个由企业积极参与、学校共同组建的人才培养生态平台,2011年开始加入华为ICT学院,并且从专业建设到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认证以及就业全方位合作。通过这些,进而把学生培养成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马晓明还谈到,希望把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和企业零距离对接。
此外,为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华为致力于与院校在专业上共建,并将于今年推出ICT学院课程的解决方案,包括一个综合性、全面的ICT课程包,从而提升院校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华为还丰富了认证体系,从而给学生全面的指导、明确职业方向、增强竞争力,例如华为的HCIE认证已经成为了业内的金字招牌。所以,华为正在全方位打造ICT人才生态的使能平台。
华为预计,未来五年华为所使能的ICT产业生态系统对人才的需求将超过80万,无疑这是一个巨大的人才缺口,华为所倡导的人才生态还没有终止,通过在人才领域持续投入,进而打造良性生态平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研究团队推出VaultGemma,这是其首个采用差分隐私技术的大语言模型。该模型基于Gemma 2构建,拥有10亿参数,通过在训练阶段引入校准噪声来防止模型"记忆"敏感用户数据。研究团队建立了差分隐私缩放定律,平衡计算预算、隐私预算和数据预算。尽管添加差分隐私会影响准确性,但VaultGemma在性能上与同规模非私有模型相当。该模型现已在Hugging Face和Kaggle平台开放下载。
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上海AI实验室推出Dispider系统,首次实现AI视频"边看边聊"能力。通过创新的三分式架构设计,将感知、决策、反应功能独立分离,让AI能像人类一样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实时交流,在StreamingBench测试中显著超越现有系统,为教育、娱乐、医疗、安防等领域的视频AI应用开启新可能。
英国宽带服务商Olilo正式推出多千兆宽带服务,专门面向技术人员、工程师、系统管理员和家庭实验室爱好者。该公司自建Layer 2网络基础设施,提供对称多千兆宽带,支持静态IPv4地址和原生IPv6。Olilo与伦敦三大互联网交换中心建立对等连接,在英国对等网络中排名第24位。服务经过150多名技术用户的付费封闭测试,并通过Discord社区持续收集用户反馈优化服务。
Atla公司发布Selene Mini,这是一个仅有80亿参数的AI评估模型,却在11个基准测试中全面超越GPT-4o-mini。通过精心的数据筛选和创新训练策略,该模型不仅能准确评判文本质量,还能在医疗、金融等专业领域表现出色。研究团队将模型完全开源,为AI评估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