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网络频道 03月10日 综合消息:
行业物联市场需要更好的物联技术
在美国工业互联网、德国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重要国家战略推动下,物联网快速成为了行业物联市场关注的焦点。据 IoT Analytics的分析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的联接数将达到250亿,相比于2015年提升了5倍之多,并且其中超过55%的联接来自于行业市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行业物联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面对这种爆发式的增长,不同行业对于物联的需求也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差异化的特点:
综合来看,行业市场既有大带宽、低时延、高频度的宽带物联业务,也有多连接、小数据、低频度的窄带业务。
2015年Gartner报告指出,未来52%的物联网络将由企业自建,针对快速增长的行业物联需求,既有的行业专网技术存在接入能力、可靠性、移动性、功耗、覆盖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因此行业物联市场亟需一个更好更全面的无线物联接入技术。
宽窄一体,开放频谱, eLTE无线物联易参与、易扩展、可负担
华为eLTE无线物联包含eLTE-U宽带物联和eLTE-IoT窄带物联两种技术,二者可共用业务引擎,支持灵活部署,满足行业物联多样化的需求:
eLTE-U@5.8GHz—无需申请频率的“4G”
eLTE-IoT@470MHz--无需申请频率的“NB-IoT”:
华为eLTE宽窄一体化无线物联(eLTE-U&eLTE-IoT)解决方案能够充分满足行业物联市场的需求,具有易参与、易扩展、可负担的特点:
易参与
易扩展
可负担
行业适配,应用拓展,eLTE无线物联更好地服务于各行各业
基于以上种种亮点,华为eLTE宽窄一体化物联可以更加匹配公共安防、交通、电力、园区的等各行各业的无线物联需求,成为企业自建物联网的最佳解决方案。
在公共安防领域,可应用于电动车防盗、出租屋监控、商铺治安防盗等业务,免授权频谱,广覆盖,少站点,还可与现有系统融合,实现宽窄联动,服务于智慧城市及视频大联网业务,统一数据监测和行为分析。
在交通领域,可应用于港口AGV控制、站场机头大数据回传、路基沉降监测等业务,低时延,大容量,广覆盖,实现可靠无线承载。
在电力领域,可应用于配电线路故障监测无线回传、无线抄表、变电站无线视频监控等业务,广覆盖,低功耗,高可靠性,助力电力行业增效节流。
在企业园区,可应用于气体探测、固定监测、视频监控、自动巡检、人员调度等业务,免授权频谱、大容量、高可靠性,实现综合业务承载,统一接入,数字化生产。
华为eLTE无线宽窄一体化物联,支持开放集成,与合作伙伴一起构筑端到端的生态系统。同时依托MulteFire联盟和eLTE产业联盟共同推进技术标准,进行深度行业适配,成为行业物联的不二选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