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网络频道 01月17日 综合消息:5G电信巨头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上周公布了2017年的5G策略,并宣布不会等待5G的标准完成后才开始自己的"网络进化过程"。而4G和5G目前仍是前沿技术,一些业内人士质疑AT&T是否太过心急。
我们知道,5G无线技术的承诺是大幅增加移动互联网的数据连接速度。官方5G标准仍处开发中,需等到2019年才能完成。但AT&T上周表示,已经将全球5G标准的时间表纳入了2018年时间表内,也就是说,AT&T已经在着手解决制定标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延迟和连接问题。
AT&T首席战略官和技术和业务部集团总裁John Donovan在2017年花旗互联网、媒体和电信会议上表示,"我们的策略一直是尽我们所能尽快地出台标准。我们非常乐观。"
在会上,AT&T还宣布,AT&T计划在2017年上半年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区内面向居家用户推出5G试验网络。用户可以在试用网络上播放流媒体DirecTV Now。DirecTV Now是AT&T的付费电视流媒体服务,目前用的是固定无线"5G"连接。AT&T还表示,试验网络也将测试固定5G连接上的其他"新一代娱乐服务"。
据了解,AT&T还透露与英特尔一起已经在去年12月在美国完成企业5G业务客户试验。试验网络为英特尔的奥斯汀办事处提供高带宽移动网络服务。Donovan表示,截至目前为止的一些试验在网络性能方面的结果给人以"正面的惊喜"。并且已经进行了一些5G技术的实验室试验。
总部设在达拉斯的AT&T是一家运营商。据Sandy公司创始人Patric Oborn认为,AT&T在5G这事上可能有些操之过急,因为市场需求还未成形。Sandy是犹他州的Telarus主代理。Telarus与许多大型运营商结成合作伙伴,其中包括AT&T。
Oborn 表示,"我觉得AT&T在5G上是想像他们开始用在iPhone上一样获得专营权。他们想成为市场的第一家,他们从iPhone一事上学到了成为市场第一家就可以留住那些客户。"
AT&T的Donovan表示,这些试验表明,AT&T已率先踏入无线网络进化时代。 他表示,"5G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其性能可以实现许多新用例,包括实时地图、自主驾驶汽车等等。5G网络的性能有改变游戏规则的潜力。"
AT&T发布5G消息后不久,直言的T-Mobile首席执行官John Legere上周在2017年CES却表示,4G仍然有市场。Legere对AT&T的"5G之乐观"颇有微言。虽然他也承认5G将是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Legere表示,总部设在华盛顿州Bellevue的T-Mobile已经在旗下的网络里悄然部署了251个新的存在点(PoP),并会将重心置于在4G LTE网络里注入更多速度的工作上。
"T-Mobile将成为第一家提供千兆网络4G LTE服务的商家,甚至是在5G之前,而且不是在我们的实验室里,而是2017年在我们的公共网络里做到。" Legere提到。
AT&T也表示,旗下的4G LTE网络的持续发展仍然对奠定旗下5G的发展基础"十分重要"。 AT&T预计旗下的一些移动网站将在今年内达到理论峰值速度1 Gbps。
Telarus的Oborn认为物联网用例可能是推动5G采用的动力。AT&T如果成为市场上的第一家独家5G解决方案商就可以将早期用户收归自己的门下。 "AT&T玩的就是这一手。我要成为首家,让别人来追我。" 他表示。
另外,Oborn也表示,他听到的关于4G和4.5G技术的东西比听到关于5G技术的东西多。4.5G技术(也叫高级LTE)使用的基本标准和4G用的标准相同,但4.5G技术的吞吐量更大,是通过将不同无线频谱的信道合在一起的方法实现的。爱立信、诺基亚、高通和华为目前都在开发这种新兴技术。 虽然业界对5G也感兴趣,但5G说的是完全不同的语言,需要新的网络硬件和软件才能做到。 Oborn表示。
Oborn认为5G对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一个伟大的技术,但诸如AT&T的运营商要令商业客户对其特别感兴趣怕是会有点难度,原因是许多运营商都会实行数据限量的做法。 "不是5G技术的事,而是运营商要靠自己的网络赚钱,用到的方法在企业规模上是无法得分的,因为企业使用的数据比消费者使用的数据大得多。"
Oborn表示,越来越多的企业依赖云,更快的网速十分重要,但只要运营商在数据量限制上不松动,无线网络终究只会充当备份连接的角色。 "即便是17 G我也不管,光纤和同轴电缆可以是无限的,企业无需为数据使用计划操心。数据使用计划必须是不限数据量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谷歌今日发布Gemini Enterprise,这是一个集成了先进AI模型、聊天机器人和智能代理的一体化企业平台。该平台提供统一聊天界面,可安全连接各种数据源,包括Google Workspace、Microsoft 365等企业应用。平台内置超过1500个AI代理,支持无代码构建工具,用户可创建自动化工作流程。标准版年费每席位每月30美元起。
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华为和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开发出革命性3D人体重建系统Snap-Snap,仅需正面和背面两张照片即可在190毫秒内生成完整3D人像。该技术突破了传统方法对昂贵设备和复杂人体先验模型的依赖,通过智能几何推理和侧面增强算法实现高质量重建,为虚拟现实、游戏开发等领域的大众化应用奠定基础。
OpenAI推出的AI视频生成应用Sora在不到五天内下载量突破100万次,增长速度超过ChatGPT。该应用类似TikTok,提供无限垂直视频流,但所有视频均由AI生成。用户只需输入提示词即可创建10秒视频,还可通过Cameo功能制作个人视频。尽管目前仅在北美地区开放且需要邀请码使用,但已引发版权争议和娱乐行业反弹。
这项研究介绍了aiXiv——首个专为AI科学家设计的开放学术平台。该平台由多伦多大学等18个机构联合开发,支持AI独立完成论文提交、同行评审和发表全流程。通过多智能体架构和五阶段安全防护机制,平台实现了81%的评判准确率,并显著提升了AI生成研究的质量。这标志着科学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