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0日,应用交付领导厂商F5公司一年一度的核心媒体沟通会在北京举行。会上,F5中国区总经理张毅强先生、F5大中华区总裁黄彦文先生、F5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张振伦先生、F5中国区市场总监王学军先生与F5亚太区安全架构师金飞先生分别从各自领域进行讲解,与到场媒体朋友分享了F5公司在过去一年中的成长,以及对2017年应用交付行业发展趋势的展望。
张毅强先生在分享中透露:“F5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可谓成绩斐然。在国际领域中,F5再次被Gartner评选为应用交付领域中的领导企业,这已经是F5连续多年获此殊荣。而在国内市场,F5始终保持这两位数的业务增长。这一切,均来自F5核心的应用交付技术对用户需求的高度关注,以及对互联网领域发展趋势的敏感认知。在云、4G以及物联网等技术不断落地的当下,用户使用体验已经成为各个厂商不懈努力的终极目标。在F5公司刚刚发布的最新一期“应用交付现状”报告中可以看到,能否更加快速、智能、安全的部署、导入应用,已经成了用户升级自身基础架构的首要考量。在这一大势下,F5不仅在研发商立足用用户需求,同时在业务拓展的同时,努力打造一个良性的应用交付生态系统。通过与微软、VMware、华为、曙光、听云这样各领域的领导企业展开战略级合作,使我国用户无论在云部署还是在本地数据中心构建时,都可以得到定制化的应用交付解决方案,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业务而非IT架构本身。在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努力下,F5的良好业绩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F5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张振伦先生表示:“应用为王时代已经到来。有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4G用户已经超过6亿,这意味着移动上网的人群,以及通过移动设备使用各式应用的用户已经接近了我国总人口的半数。此外,另有报告显示,在今天,有45%的企业至少拥有200个应用,而超过1000个应用的企业,也已达到了15%。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早已与应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为提升应用交付效率,以及合理控制成本,多数大型企业均采用大型应用与专项小应用并行,或公有云与自身数据中心混合运行模式。在这种复杂场景下,F5赋予用户透明化、可定制且安全的应用管理、交付解决方案就显得十分必要。”
F5亚太区安全架构师金飞先生认为:“应用安全,已经成为现在CIO、CTO们考虑架构升级、或云端迁移时需要考量的首要因素。随着用户对应用的依赖增强,来自应用的威胁会产生的危害也就越大。举例而言,在物联网时代,应用将不仅是一个个运行在设备上的程序,而很有可能就是这个设备本身。假设一个物联的心脏起搏器受到攻击,其危害将变得不可想象。同时,随着联网设备的增多,攻击者发起DDOS攻击的潜在能力也就越大,单纯的硬件型网络设备不可能有效应对这样近乎无限资源的攻击。只有像F5这样深刻了解应用的企业,才能有针对性的甄别流量,并通过软件乃至云的方式调动资源,从而使不法分子没有可趁之机。此外,F5近些年一直致力于应用安全产品系列的研发,已经可以为用户提供针对不同使用场景的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在应用成为网络流量主要来源的当下,为用户打造面向应用的安全架构,是F5这样专注于应用的企业拓展安全领域的主要方向。这就使得用户更能有的放矢的保护自己核心应用不受侵害,从而直接提高业务延续性。”
F5大中华区总裁黄彦文先生总结时表示:“F5认为云与安全将是应用交付领域的两大趋势。作为这个领域的领导者,F5有能力继续领先、引领趋势,通过不断地推陈出新,使应用真正成为用户顺利面向未来的驱动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发布Lens Live AI功能,用户可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任何物品进行实时购物。该技术利用人工智能识别用户拍摄的物品,并在亚马逊平台上匹配相关商品,提供即时购买选项。这一创新功能将大幅简化购物流程,用户只需"看到即可购买",为在线购物体验带来革命性改变。
巴黎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了比传统深度伪造更隐蔽的"局部伪造"技术威胁。这种只修改视频局部区域的新型AI造假技术让人类检测准确率下降30%以上,AI检测系统性能下降高达43%。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25000个样本的全球首个局部伪造检测数据库FakePartsBench,揭示了现有防御体系面对精细化伪造攻击的脆弱性,为未来开发更强大的检测技术奠定重要基础。
谷歌AI研究助手NotebookLM宣布推出三种全新音频摘要格式:简要、评论和辩论模式。这一更新将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让已经备受欢迎的音频概览功能更加丰富多样。简要模式提供1-2分钟的精简概述,评论模式对材料进行建设性反馈,辩论模式则让两个AI主持人就内容展开深入讨论。这些新格式有助于用户从不同角度理解学习材料,使NotebookLM成为更加细致入微的学习工具。
Meta等机构研究发现,让大语言模型学会使用外部工具比死记硬背所有知识更高效。研究通过数学证明和实验验证,传统的参数记忆存在严格容量限制,而工具学习能实现无限扩展且不损害原有能力。这为AI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从堆叠参数转向构建智能工具协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