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花一点儿时间了解一下DevOps是什么。从“瀑布开发流程”开始,人们一直在想如何加强软件应用开发各环节人员的交流能力,虽然“瀑布开发流程”在一定时间段内发挥了效用,但是很快还是沦陷在客户不断提出的新诉求里。客户希望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软件开发过程中来,“见缝插针”的提出各种新的需求,结果还是“超过50%的项目最终以失败告终”。终于,“敏捷宣言”被提出,人们开始举行基本的“碰头会议”,不断的交流意见和看法,客户也成为其中的一员。新的问题又出现了,IT部门内部的敏捷开发与传统系统运维之间又出现了矛盾。人们意识到,“为了按时交付软件产品和服务,开发和运营工作必须紧密合作。DevOps(Development和Operations的组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将横在Dev(开发)和Ops(运维)之间的鸿沟给填平。可见“DevOps是一种文化,一种理念,且是和IT糅合成一整体的。”
可见DevOps的优势很明显,它变革了开发与IT运维之间的工作流程和传统衡量标准。华为又是如何让DevOps真正落地的呢?近日,华为在“2016华为大连软件开发云上线大会”上,结合自身在云计算方面的积累,深入解读DevOps理念,并发布一站式云端DevOps平台——软件开发云。
软件开发云集华为研发实践、研发理念和研发工具为一体,通过云服务的方式面向中小软件企业、软件外包企业、双创企业、互联网企业、高校和广大的软件开发者提供一站式云端DevOps平台,提升研发效率,提升竞争能力,丰富软件产业生态,加速软件产业的转型升级。软件开发云产品总监徐峰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构建软件开发云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个产品把华为优秀的方法和能力传递给各个开发团队,帮助企业实现研发转型,提升研发能力,提高交付质量和效率。”
具体来说,华为开发云集成整合了项目管理、配置管理、代码检查、编译构建、测试、部署、发布等端到端的,覆盖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相关服务工具,有着以工作项为核心的双向追溯能力,并且可以通过web客户端、移动端和Eclipse pulgin随时随地访问。
软件开发云 业务架构
新业务模式对软件产业提出新的要求,企业迫切需要云化、服务化和智能化的软件,软件的价值会越来越大。软件研发急需轻量化、服务化、云化、社交化、智能化的新型研发工具平台。软件开发云正是一个针对以上问题作出解答的云端软件开发平台,它将大家在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新需求和必要的交流呈现出来,让开发者掌握全局。
关于软件开发云的落地,企业云业务部CTO宋勇在专访中补充:“大连这个经过20多年发展史的软件名城,对软件开发平台有很迫切的需求,加之大连市政府对软件产业升级的重视和推动,软件开发云这个公共的服务平台有了立足的土壤,华为相信软件开发云会在大连有很好的发展。”
据悉,各种开发团队可以基于云服务的模式按需使用,个人开发者也可以通过网站注册申请来使用此服务。开发者通过软件开发云可随时随地在云端进行项目管理等以上工作,这让开发者能够专注快速创新和应对永无止境的需求变化,让软件开发更加简单高效,提升了个人和团队的交付能力和效率,也能进一步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软件开发云致力于让敏捷开发、跨地域协同、自动化部署、灰度发布成为软件交付的新常态,也就是说,软件开发云解决了前文所提到的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绝大部分问题。最后,华为企业云业务部总裁杨瑞凯补充:“中国软件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同时,华为在企业云方面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但是华为聚焦I层基础设施服务,华为愿意将多年的软件开发运营经验和能力服务于软件企业和开发者,进而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提升软件研发的质量,进而推动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里团队推出首个AI物理推理综合测试平台DeepPHY,通过六个物理环境全面评估视觉语言模型的物理推理能力。研究发现即使最先进的AI模型在物理预测和控制方面仍远落后于人类,揭示了描述性知识与程序性控制间的根本脱节,为AI技术发展指明了重要方向。
AIM Intelligence联合多所知名大学揭示了音频AI系统的重大安全漏洞,开发出名为WhisperInject的攻击方法。这种攻击能让看似无害的音频指令操控AI生成危险内容,成功率超过86%,完全绕过现有安全机制。研究暴露了多模态AI系统的系统性安全风险,对全球数十亿智能设备构成潜在威胁。
微软八月补丁星期二更新修复了超过100个漏洞,其中包括8个关键的远程代码执行漏洞,影响DirectX、Hyper-V、Office等多个产品。此外还修复了Windows NTLM权限提升漏洞、Hyper-V信息泄露漏洞等。值得关注的是Windows Kerberos权限提升漏洞CVE-2025-53779,虽然已有公开利用代码但暂无实际攻击证据。SharePoint的两个漏洞也需重点关注,特别是RCE漏洞CVE-2025-49712可能与已知认证绕过漏洞组合使用。
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团队系统梳理了视觉强化学习领域的最新进展,涵盖超过200项代表性工作。研究将该领域归纳为四大方向: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视觉生成、统一模型框架和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分析了从RLHF到可验证奖励范式的政策优化策略演进,并识别出样本效率、泛化能力和安全部署等关键挑战,为这一快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