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网络频道 09月18日 综合消息: 根据IIDC发布的全球WLAN季度追踪报告,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消费级和企业级无线局域网络(WLAN)市场同比增长6.7%,环比同样增长6.7%。企业级细分市场在该季度同比增长9.4%,是最近两年最大的增幅。2016年到目前为止能看到的持续增长要归因于企业的更新周期,以及对数字化改造项目上的投资。
802.11ac标准已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目前在独立接入点出货量中占比59.9%,在独立接入点收入中占比77.4%。这意味着802.11ac的采用率要比多年前从802.11a/b/g向802.11n过渡时期802.11n的采用率增长快得多。
与此同时,消费级WLAN市场收入自2014年以来首次实现增长,该季度同比增加了3.1%。消费级市场中802.11ac标准的采用率一直明显慢于企业级细分市场。在2016年第二季度,802.11ac标准只占到了22.6%的出货量,51.3%的消费市场收入。
"企业意识到WLAN在IT移动化和数字化项目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企业承诺会升级和更新WLAN,"IDC网络基础设施高级研究分析师Nolan Greene表示。"即使全球经济指标喜忧参半,IDC相信企业将会继续投资于稳健的WLAN基础设施,在数字经济中有效地参与竞争。"
从地域角度来看,企业级WLAN市场增幅最大的是在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该季度同比增长了14.6%。增长最高的国家包括越南(同比增长79.4%)和韩国(增长48.3%)。西欧在经历了不温不火的第一季度之后,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长了13.6%,表现良好。中东欧在该季度恢复增长,同比增加了11%。克罗地亚(同比增长44.2%)和罗马尼亚(增长39.9%)成为该季度增长的排头兵。相比之下,增幅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地区包括北美(同比增长7.3%)、拉丁美洲(增长6.8%)、中东和非洲(增长1.5%)。后两个地区的佼佼者包括哥伦比亚(同比增长132%)、以色列(增长54.6%)。日本在该季度同比下滑了2.4%。
"EMEA所有主要国家都实现了强劲的增长,除日本之外的亚太地区继续在该季度表现良好,帮助整体市场实现最好的增长,"IDC全球网络季度追踪报告研究经理Petr Jirovsky表示。"跨区域性市场的单方面增长,意味着WLAN对于企业战略项目具有关键作用。"
主要企业级WLAN厂商数据更新:
• 思科在2016年第二季度的全球企业WLAN收入同比增长1.1%。思科在该季度的全球市场份额为43.7%,低于2015年第二季度的47.3%。IDC认为Meraki云管理的WLAN产品组合仍然是思科主要增长动力之一。
• Aruba-HPE(不包括OEM业务,而且从第二季度开始也不包括H3C了)在该季度同比减少6.1%,主要由于排除了中国的H3C业务。该季度Aruba-HPE的市场份额为14.6%,低于2016年第一季度的15.8%以及2015年第二季度的17.1%。
• 博科-Ruckus第一次以合并的实体汇报业绩,在该季度同比增长7.9%。博科-Ruckus在该季度的市场份额为6.8%,低于2016年第一季度的7.7%和2015年第二季度的6.9%。
• Ubiquiti在该季度市场了非常出色的增长,同比增长了95.3%,市场份额为4.2%,低于2016年第一季度的4.3%,高于2015年第二季度的2.4%。
• Aerohive也实现了显著的增长,在该季度同比增长了34.1%,市场份额为2.7%,高于2016年第一季度的2.3%。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通过MotionBench发现,当前最先进的AI视频理解模型在精细动作理解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准确率不足60%。他们提出的通过编码器融合技术TE Fusion有效改进了这一问题。这项研究揭示了视频AI理解的基础能力缺陷,为该领域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推出OVO-Bench评测体系,首次系统评估视频AI的在线理解能力。研究发现当前最先进的模型如GPT-4o在实时视频理解任务中表现远不如人类,缺乏时间感知、实时记忆和主动响应能力。该研究为智能家居、在线教育、医疗监护等实际应用场景的AI升级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