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云的概念在于由企业内部IT部门购买服务器、存储与网络产品,从而构建自有云体系。然而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项高效的解决方案。
最近五年来,私有云一直专注于构建自己的IaaS方案。然而三大云服务供应商的核心重点早已超越核心计算服务,开始向其它新兴领域拓展。虽然规模不及AWS与Azure,但谷歌提供一套非常有趣的机器学习服务组合。合理的价格与易于使用的框架令其获得巨大吸引力,而AlphaGo战胜冠军围棋选手也再次证明了谷歌在这场AI驱动革命中占据着领导地位。
而微软则凭借区块链充分运用自身中间件、加密与编程语言的力量,这使其拥有吸引金融服务及政府机构的可观潜力。
与此同时,AWS则正大踏步迈入智能家居与办公环境,具体方案为搭载AI方案Alexa的Echo产品。用户能够利用Alexa提供的API将Echo与自己的特斯拉汽车对接,甚至能够让后者自动驶出车库。
下面探讨私有云将逐步走向消亡的三项核心因素:
1. 创新:云供应商拥有极为可观的人才及技术积累,亦具备雄厚的资本不断构建新型功能——这些是私有云供应商永远无法实现的竞争优势。
2. 规模化:机器学习需要利用大量数据进行训练,而公有云庞大的用户基础能够有效解决数据集需求。同样的,如此规模的服务器集群远远超出了任何单一企业的实现能力。
3. 网络效应:通过对不同输入数据及客户使用活动的支持,云服务供应商能够极大丰富自身产品。这种网络效应远远超出了单一企业的实现能力。私有云的核心诉求在于解决底层硬件需求以解决业务问题,这意味着其需要将大量精力投入至基础堆栈调试当中,导致对具体服务的关注能力有所缺失。
企业IT部门寄希望于利用云服务供应商的“堆栈基础”解决业务问题,而私有云IaaS集群则根本不可能实现同样的功能。
毫无疑问,如今的数据中心发展已经达到峰值,惟一的问题是其将以怎样的方式走向衰退。因此立足于未来五到十年,身披私有云概念的自有基础设施恐怕只能是一场看起来很美的镜花水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瑞典央行与金融机构及国家安全部门深化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威胁。今年5月,瑞典遭遇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政府和金融机构受到严重冲击。总理克里斯特松承诺增加资金支持,建立更强大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央行将举办第二届在线网络安全挑战峰会,鼓励金融机构提升网络安全能力。瑞典金融协会敦促建立危机管理机制,与国家网络安全中心等机构协调配合。
字节跳动发布Seedream 4.0多模态图像生成系统,实现超10倍速度提升,1.4秒可生成2K高清图片。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扩散变换器架构,统一支持文字生成图像、图像编辑和多图合成功能,在两大国际竞技场排行榜均获第一名,支持4K分辨率输出,已集成至豆包、剪映等平台,为内容创作带来革命性突破。
工作压力源于大脑储存混乱而非系统。本文介绍5个ChatGPT提示词,帮你将工作压力转化为结构化行动:优先级排序任务清单、快速撰写专业邮件回复、从冗长文档中提取关键信息、生成问题解决方案、高效准备会议内容。通过系统化处理工作事务,将分散的精力转为专注执行,让大脑专注于决策而非重复劳动。
红帽公司研究团队提出危险感知系统卡(HASC)框架,为AI系统建立类似"体检报告"的透明度文档,记录安全风险、防护措施和问题修复历史。同时引入ASH识别码系统,为AI安全问题建立统一标识。该框架支持自动生成和持续更新,与ISO/IEC 42001标准兼容,旨在平衡透明度与商业竞争,建立更可信的AI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协作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