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云的概念在于由企业内部IT部门购买服务器、存储与网络产品,从而构建自有云体系。然而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项高效的解决方案。
最近五年来,私有云一直专注于构建自己的IaaS方案。然而三大云服务供应商的核心重点早已超越核心计算服务,开始向其它新兴领域拓展。虽然规模不及AWS与Azure,但谷歌提供一套非常有趣的机器学习服务组合。合理的价格与易于使用的框架令其获得巨大吸引力,而AlphaGo战胜冠军围棋选手也再次证明了谷歌在这场AI驱动革命中占据着领导地位。
而微软则凭借区块链充分运用自身中间件、加密与编程语言的力量,这使其拥有吸引金融服务及政府机构的可观潜力。
与此同时,AWS则正大踏步迈入智能家居与办公环境,具体方案为搭载AI方案Alexa的Echo产品。用户能够利用Alexa提供的API将Echo与自己的特斯拉汽车对接,甚至能够让后者自动驶出车库。
下面探讨私有云将逐步走向消亡的三项核心因素:
1. 创新:云供应商拥有极为可观的人才及技术积累,亦具备雄厚的资本不断构建新型功能——这些是私有云供应商永远无法实现的竞争优势。
2. 规模化:机器学习需要利用大量数据进行训练,而公有云庞大的用户基础能够有效解决数据集需求。同样的,如此规模的服务器集群远远超出了任何单一企业的实现能力。
3. 网络效应:通过对不同输入数据及客户使用活动的支持,云服务供应商能够极大丰富自身产品。这种网络效应远远超出了单一企业的实现能力。私有云的核心诉求在于解决底层硬件需求以解决业务问题,这意味着其需要将大量精力投入至基础堆栈调试当中,导致对具体服务的关注能力有所缺失。
企业IT部门寄希望于利用云服务供应商的“堆栈基础”解决业务问题,而私有云IaaS集群则根本不可能实现同样的功能。
毫无疑问,如今的数据中心发展已经达到峰值,惟一的问题是其将以怎样的方式走向衰退。因此立足于未来五到十年,身披私有云概念的自有基础设施恐怕只能是一场看起来很美的镜花水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邻里社交应用Nextdoor推出重新设计版本,新增本地新闻、实时警报和名为"Faves"的AI功能,用于发现本地商户和地点。该应用与3500家本地出版商合作提供新闻内容,通过Samdesk和Weather.com提供天气、交通、停电等实时警报。Faves功能利用15年邻里对话数据训练的大语言模型,为用户提供本地化AI推荐服务,帮助用户找到最佳餐厅、徒步地点等本地信息。
Skywork AI推出的第二代多模态推理模型R1V2,通过创新的混合强化学习方法,成功解决了AI"慢思考"策略在视觉推理中的挑战。该模型在保持强大推理能力的同时有效控制视觉幻觉,在多项权威测试中超越同类开源模型,某些指标甚至媲美商业产品,为开源AI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英国生物银行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全身成像项目,收集了10万名志愿者的超过10亿次扫描数据,用于研究人体衰老和疾病过程。该项目历时11年,每次扫描耗时5小时,投资6200万英镑。目前已有8万人的成像数据供全球研究人员使用,剩余数据将于年底前发布。项目已开发出能预测38种常见疾病的AI工具,并在心脏病、痴呆症和癌症诊断方面取得突破。
这项由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完成的研究,首次对OpenAI GPT-4o的图像生成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团队设计了名为GPT-ImgEval的综合测试体系,从文本转图像、图像编辑和知识驱动创作三个维度评估GPT-4o,发现其在所有测试中都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研究还通过技术分析推断GPT-4o采用了自回归与扩散相结合的混合架构,并发现其生成图像仍可被现有检测工具有效识别,为AI图像生成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评估基准和技术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