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多万套华灯、18公里长的梦幻霓裳、3500年历史的长卷……从今年“五一”开始,“长江灯光秀”每晚7时至10时(依季节变化,时间会稍许调整)在武汉两江四岸点亮,让游人流连忘返。在全国范围内首次运用如此大规模的灯光秀,让“江汉朝宗”5A级景区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而“长江第一灯光秀“备受瞩目的背后,是大型景观工程首次将4G路由解决方案应用于项目中。
长江第一灯光秀的挑战
两江四岸位于武汉城市核心地带,沿岸留有众多武汉历史文化遗存,而打造两江四岸“长江灯光秀”,正是为了全面建设“江汉朝宗”5A级景区,为了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此项目特别邀请了国际照明设计大师路易·克莱尔参与,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组织、设计了独属武汉的文化内容。
大师们的头脑总是充满想象,但如何把设计原封不动地落地,却对施工方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了解,长江第一灯光秀,需要点亮“两江四岸”的383栋建筑、18公里江滩沿江岸线、5座桥梁、码头、楼顶、桥梁等等,就连游船也都要“亮”。其次,灯光秀要呈现出荆楚神韵、时空视窗、国际交流等主题模式,还要实现互动照明、建筑投影、电子烟火秀等复杂的功能。
这些“挑战“背后,要求的是灯光的点亮熄灭、颜色变化和亮度变化,都需要根据主题的需求,实现实时精准的变化和配合。而此时,施工时间却只有“一个月”。
在施工现场,灯光安装点位多、现场环境复杂、面向大众如何保证公共安全……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是让灯光控制线缆“入地”,还是“飞天”?如果说有线方案还能拼死抢工期,但怎么样控制信号到游船上呢?
4G组网,应对“全球最大城市景观项目“
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由锐捷网络的4G路由器市政解决方案挑起了大梁。作为全球城市景观照明体量及控制系统集成最大的项目,很多技术是首次应用。此项目通过移动互联技术,首次将实时画面自动分割分发技术加以创新和拓展植入灯光控制系统,攻克视频即时分割和互联网分发、实时控制等技术难点,属于国内首创应用于大型夜景灯光照明。
城市景观灯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而传统景观灯是通过不同的时间开关来控制、无法实时调节灯光的颜色、亮度和开关,必须靠人工巡查管理,不能实时监控系统和照明设备的工作状态,工作量大,更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下(例如:游船),4G技术可以说是解决城市景观灯联网控制和远程管理问题的法宝,满足了电脑程序集中控制灯光、长距离无线传输等复杂性需求。
作为国内首次将4G路由解决方案应用于景观的工程,在高密度高强度的方案研讨会之后,最终确定将整个网络分为三部分:接入区、运营商APN专网和汇聚区。
图:锐捷4G路由器市政解决方案之景观控制
■ 接入区:灯光控制台控制各个灯源的开关、色彩、亮度,对其工作状态信息进行采集;接入区部署4G路由器,连接分支灯光控制台,完成对灯光控制台的控制命令下发,状态信息上传。
■ 运营商APN专网:各分支控制台通过4G路由器,经运营商4G APN(Access Point Name)专网,和总控制台交互控制信令。
■ 汇聚区:用汇聚路由器,将服务器和总控制台对分支灯光控制台的命令下发,汇聚各分支控制台的状态信息。
图:景观灯光控制解决方案4G VPDN专网
值得一提的是,在APN专网基础上,锐捷还设计了“VPDN网中网”。除了4G路由器和总部LNS设备外,VPDN专网还多了运营商的PGW/LAC角色,用于和LNS建立L2TP连接,能够使用户自主控制4G路由器拨入时的认证和IP地址分配等安全措施,利用“国密算法”大幅提升了网络安全性和控制的灵活度。
“2天”打造一个奇迹
缜密的方案设计、丰富的4G无线网络部署经验,是确保项目顺利开展的前提因素。借助锐捷路由器体积小、支持短信网管,U盘上线、、手机APP运维、远程监测和快速配置的优势,在“江汉朝宗”亮化工程项目中,施工团队仅仅用了2天时间,就完成了整个网络的部署和调试,远超1个月施工周期的预期。
2016年4月29日,120多万套环保灯炫动武汉两江四岸,18公里梦幻霓裳展现3500年大城荣光。而在首秀完美谢幕之后,锐捷的4G设备也开始进入到正常服役阶段,其支持-30℃~70℃度的宽温设计,都让使用方无惧恶劣天气,从容地让长江第一灯光秀随时展现迷人光影。
“让城市承载历史,让灯光升华城市”。此次灯光秀围绕武汉独具特色的“两江三镇四岸”地理形态,将现代艺术与古韵惟妙惟肖的结合在一起,用梦幻般的光与影,讲述了武汉古城悠远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也叙述着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故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表示,鉴于投资者的AI炒作和大量资本支出,我们目前正处于AI泡沫中。他承认投资者对AI过度兴奋,但仍认为AI是长期以来最重要的技术。ChatGPT目前拥有7亿周活跃用户,是全球第五大网站。由于服务器容量不足,OpenAI无法发布已开发的更好模型,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投资万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
阿里巴巴团队提出FantasyTalking2,通过创新的多专家协作框架TLPO解决音频驱动人像动画中动作自然度、唇同步和视觉质量的优化冲突问题。该方法构建智能评委Talking-Critic和41万样本数据集,训练三个专业模块分别优化不同维度,再通过时间步-层级自适应融合实现协调。实验显示全面超越现有技术,用户评价提升超12%。
英伟达推出新的小型语言模型Nemotron-Nano-9B-v2,拥有90亿参数,在同类基准测试中表现最佳。该模型采用Mamba-Transformer混合架构,支持多语言处理和代码生成,可在单个A10 GPU上运行。独特的可切换推理功能允许用户通过控制令牌开启或关闭AI推理过程,并可管理推理预算以平衡准确性和延迟。模型基于合成数据集训练,采用企业友好的开源许可协议,支持商业化使用。
UC Berkeley团队提出XQUANT技术,通过存储输入激活X而非传统KV缓存来突破AI推理的内存瓶颈。该方法能将内存使用量减少至1/7.7,升级版XQUANT-CL更可实现12.5倍节省,同时几乎不影响模型性能。研究针对现代AI模型特点进行优化,为在有限硬件资源下运行更强大AI模型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