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全时硬了”会议新品发布会上,全时首次发布硬件视频会议产品全时盒子。作为一款视频会议室级别的专业会议硬件产品,全时盒子问世即宣布硬件免费。此前,全时一直专注SaaS远程会议服务,全时盒子的发布让其触角开始伸向硬件视频会议市场。
全时盒子采用了当下最高端的会议级配置,能够为用户提供无与伦比的高清视频、高保真音频体验。相对于传统的硬件视频会议动辄几十上百万的天价费用,以及繁琐复杂的使用流程,全时盒子用户每月仅需支付299元,无须购买昂贵的MCU,无须租用专线,无须专业IT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即可使用基于互联网的高清远程视频会议。
全时盒子作为一款优秀的视频会议产品,在硬件、软件和使用体验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全时CEO陈学军
硬件:外形流畅简约、专业会议级配置
全时盒子产品由盒子、摄像头和全向麦组成,采用统一的质感黑色。盒子为铝合金机身,只有手掌大小,移动性强。摄像头采用单臂设计,流线型的机身演绎不对称之美。全向麦摒弃了千年不变的八爪鱼形象,圆形设计与盒子共同诠释天圆地方之意。整套产品设计简约有质感,商务范儿十足。
硬件配置方面,盒子采用高频4核A17架构CPU芯片,整合超强4核GPU Mali-T760,多分屏视频画面同时渲染,速度更快,色彩更逼真。此外,盒子还搭配了专业的独立DSP硬编码芯片,高端SoC配合专业DSP,轻松处理1080P高清画质,相比纯软件编码性能最高提高5倍,而功耗反而能降低一半。而且,盒子还重新设计了内置散热片、壳体材料和散热结构,使得整体散热性能提升40%,有效保证处理器和系统的稳定。
摄像头的设计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内置了高性能云台,可以水平旋转和俯仰旋转,能保证优异的操作响应以及高度精确的停止控制。同时采用SONY 1/2.8英寸Processive CMOS图像传感器和10倍光学变焦,呈现更清晰的图像和更通透的画面效果,同时有效避免超大广角畸变。
全向麦更是全时盒子的精华所在,采用音频界泰斗Jabra提供的配件,内置全向型麦克风,360 度覆盖,拾音距离更远,而且可以让对方听到更真实的声音。
软件:强大稳定的视频会议服务平台
全时盒子作为视频会议室级别的硬件产品,不但拥有傲人的硬件配置,更有远程会议领导者十年的技术支撑。拥有了全时盒子,等于拥有了全时全球化的云服务基础设施的支持。全时智能路由器为全时盒子提供丢包补偿、数据安全和智能路由的功能,结合音频前处理技术、音频前向纠错,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清晰的音频传输能力;在视频采集方面,进行优化处理,明暗,噪点,颗粒度优化,还原更真实的画质。
全时上百台云服务器,采用分布式部署于全球多个IDC机房及第三方云上,可支持上万人同时在全球各地开会。所有盒子都通过互联网连接云端服务器,全面打破内网限制。
简单:做一款人人都会用的远程视频会议产品
一直以来,硬件视频会议是复杂而封闭的,需要MCU、网关、网守、摄像头、八爪鱼等设备,还有各种千奇百怪的连接线和接口,以及高深莫测的设置界面……现在,全时对这一切说NO!
全时盒子使用简单方便,无需任何设置,用户只需输入购买时全时提供的会议验证码,即可轻松加入视频会议。全时盒子无需专用遥控器,通过手机下载app即可设置会议。使用时,用app扫描屏幕二维码即可完成与盒子的互联,之后,就可以使用app轻松遥控摄像头,调整摄像头方向及焦距,控制会议声音,选择想看的会场以及调整画面布局等。
全时盒子还支持4G。用户可通过定制的4G上网卡,在任何地点使用盒子开会。4G上网卡通过USB接口与盒子连接,即插即用,不需任何配置操作。
全时盒子这款带着互联网基因的硬件产品,以高质、高效、高性价比和简单易用等优势颠覆了守旧的传统硬件视频行业,把高清视频会议从企业的奢侈品变成企业的日用品,让所有的企业都能享用视频会议这种高效的沟通手段。效率,是企业的立身之本,诚如全时CEO陈学军的憧憬“让互联网帮助人们更高效的工作和学习”,颠覆不是目的,只是全时为用户践行自己的诺言,致力于让互联网每个人更高效的工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微软近年来频繁出现技术故障和服务中断,从Windows更新删除用户文件到Azure云服务因配置错误而崩溃,质量控制问题愈发突出。2014年公司大幅裁减测试团队后,采用敏捷开发模式替代传统测试方法,但结果并不理想。虽然Windows生态系统庞大复杂,某些问题在所难免,但Azure作为微软核心云服务,反复因配置变更导致客户服务中断,已不仅仅是质量控制问题,更是对公司技术能力的质疑。
Meta研究团队发现仅仅改变AI示例间的分隔符号就能导致模型性能产生高达45%的巨大差异,甚至可以操纵AI排行榜排名。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格式选择问题普遍存在于所有主流AI模型中,包括最先进的GPT-4o,揭示了当前AI评测体系的根本性缺陷。研究提出通过明确说明分隔符类型等方法可以部分缓解这一问题。
当团队准备部署大语言模型时,面临开源与闭源的选择。专家讨论显示,美国在开源AI领域相对落后,而中国有更多开源模型。开源系统建立在信任基础上,需要开放数据、模型架构和参数。然而,即使是被称为"开源"的DeepSeek也并非完全开源。企业客户往往倾向于闭源系统,但开源权重模型仍能提供基础设施选择自由。AI主权成为国家安全考量,各国希望控制本地化AI发展命运。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ALM训练框架和STORM模型,通过轻量化干预方式让40亿参数小模型在优化建模任务上达到6710亿参数大模型的性能。该方法保护模型原生推理能力,仅修改2.6%内容就实现显著提升,为AI优化建模应用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