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联网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飞速发展,而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来临,构建一个开放易用、可持续发展、更为强大安全的未来网络成为了当务之急,并且被全球各界所关注。中国作为全球互联网第一大国,更加重视未来网络的发展。2015年12月10-11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FNII)与下一代互联网工程中心(BII)承办,备受瞩目的2015中国未来网络发展与创新论坛(2015.chinasdn.org),即将在南京召开,通过其最新的放出的精彩日程,也从侧面看出,政、产、学、研、用全面融合,未来网络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本届论坛将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技术组织领袖、中美日欧等国未来网络项目负责人、信息领域顶级专家以及国内外主流运营商、知名互联网企业、先进设备商代表上千人参会,通过主题演讲、学术交流及技术产品演示等多种形式,共同研讨未来网络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的建设与试验应用前景,打造政产学研用于一体的国际盛会。
以下是本届论坛的详细日程(点击查看大图):
据悉,未来网络实验设施是我国互联网领域第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从根本上解决现行互联网在可扩展性、动态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供核心技术和机制保障。本届论坛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搭建一个权威、直观、立体的产业交流平台,推动未来网络的发展真正落向实处。
本届论坛仍在持续报名中,详情请访问论坛官网2015.chinasdn.org。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