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至顶网网络频道 11月10日 编译: 思科和爱立信两家公司的老总在电话会议上就日前宣布的合作协议解释说,思科和爱立信选择了新的广泛合作伙伴关系,因为其它做法会拖慢两家联合推向市场的步伐。
爱立信CEO Hans Vesterberg称该项交易是一个“精选合作伙伴关系”。Vesterberg表示,在长大13个月的对话过程里,两家公司考虑过合资和其他合作形式,但未被接纳,原因是“我们在该合作合作伙伴关系里将解决方案和产品放在第一位。这种形式比合并或合资更快些。”
思科CEO罗卓克提了个问题,“为什么不合并呢?”他然后回答了自己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家获得创新,这样做我们可以即刻动手。”
两人表示,对于两家公司说,主要是要快些开始联合行动,但两人对于究竟如何即刻开始行动却并没有给出细节。例如,有人问到爱立信到底会转售哪一款思科产品,两个老总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给出的计划内容里最详细的部分是罗卓克给出的,他承诺了“我们的技术和爱立信运营和业务支持系统(OSS/BSS)之间的全面整合”。这些爱立信产品针对的是电信网络运营商,所以,产品组合里加入思科套件后,思科的盒子在电信网络深层次使用时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
除此之外,当然还少不了一些宏图伟略的内容。
思科的罗卓克表示,电信服务提供商市场需要的东西是来自两家公司做的最好的东西,但市场希望将其整合在一起。爱立信强大的服务团队拥有66000名员工,交付合在一起的设备是件容易事。另外“无缝无线”也被提到过几次,罗卓克暗示,思科在IP网络和Wi-Fi方面做得很好,而爱立信的广域无线很棒,两家现在可以在上述三种技术的切换方面进行合作。两个CEO的心中也有虚拟化网络和网络功能虚拟化的一席之地,这些可以帮助服务提供商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激发客户的兴趣。
两位负责人对打造物联网产品和销售部分物联网产品也表现出一定的激情。
要实现合作伙伴关系的所有目标,两家公司需要将研究放在那些互补各自的投资组合的领域,以利两家更好地联合推向市场。
两个老总还慎重地表示会经常举行会议,以确保合作伙伴关系得到CEO层次上的监管。两家公司的销售团队无疑已经在忙着翻看对方的价目表,乐滋滋地想着到2018年预期中将有数十亿美元的进账。
该合作伙伴关系可行吗?两位老总关于即刻行动的观点有些道理:戴尔与EMC曾对记者提起过,他们的交易因为酝酿期太长,对手利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就合并后公司如何整合产品或服务的重新安排传播恐惧、不确定和怀疑言论。Vesterberg和罗卓克并无两家公司合作的细节,但其答案或许会很快出现,原因是无需像阿尔卡特和诺基亚网络或戴尔与EMC的合作形式那样纠缠法律细节,因而步子会快些。
在技术方面,思科和爱立信的重叠还真不少。这可能不是个大问题,因为在今天发布的合作伙伴关系里,主旨似乎是要确保顾客从两家公司获得的设备放在一起可以很好地运行。如果两家公司可以达到合作伙伴关系的预期目标,或许可以帮助两家公司对付快速增长的华为或合并后的AlcaNok。如果达不到的话也不碍事,不就是个合作伙伴关系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kamai的分布式边缘架构从设计之初就以韧性为核心,全球平台通过跨区域负载均衡和智能路由技术,确保即使某些节点出现故障,流量也能无缝切换至可用节点。
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Adobe开发出革命性的NP-Edit技术,首次实现无需训练数据对的AI图像编辑。该技术通过视觉语言模型的语言反馈指导和分布匹配蒸馏的质量保障,让AI仅用4步就能完成传统50步的编辑任务,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大幅提升处理速度,为图像编辑技术的普及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
Turner & Townsend发布的2025年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数报告显示,AI工作负载激增正推动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需求。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已在从事AI数据中心项目,47%预计AI数据中心将在两年内占据一半以上工作负载。预计到2027年,AI优化设施可能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28%。53%受访者认为液冷技术将主导未来高密度项目。电力可用性成为开发商面临的首要约束,48%的受访者认为电网连接延迟是主要障碍。
复旦大学团队突破AI人脸生成"复制粘贴"痛点,开发WithAnyone模型解决传统AI要么完全复制参考图像、要么身份差异过大的问题。通过MultiID-2M大规模数据集和创新训练策略,实现保持身份一致性的同时允许自然变化,为AI图像生成技术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