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Arista Networks发布声明表示其在cloud titans上的投入将会给其第四季度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这是对此前一份关于云投入减缓报告的强势回应。
本周四有消息称,Arista Networks的第三季度业绩远超华尔街的预期。这标志着Arista的强势发展期将一直持续到2016年,除了第一季度以外,几乎所有的设备供应商都处在弱势期。
高盛分析师Simona Jankowski提到根据云巨头(如AWS、Apple、eBay、谷歌、微软、雅虎)的报道,第三季度Arista的资本支出明显降低了。
但Arista宣称Microsoft Azure在过去几年中是其最大的用户,Arista CEO Jayshree Ullal在电话采访中表示:“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我们将在cloud-titan中投入更多的资本。”
Arista的产品被七大云巨头中的六位广泛采用,但他们并不是每个季度都需要从Arista采购,而是根据需求来购买服务。Ullal表示:“这个份额非常高,并且稳步增长。”
cloud titan的业务是以利润为代价的,Arista首席财务官Ida Brennan在电话采访中表示第四季度非GAAP(一般工人会计原则)毛利率可能会在预测的62%到65%之内。
Arista目前正在持续增长,并且即将到达一个里程碑。Ullal表示Arista公司在明年将完成1亿美元的收入,这比Arista公司预期的要早很多。
截止9月30日,Arista第三季度的收入是2.175亿美元,纯利润收入达到2870万美元,股价达到每股39美分。而去年的第三季度,Arista财报仅为1.55亿美元,纯利润收入有2190万美元,每股股价30美分。
根据Thomson Financial的报告,Arista Non-GAAP每股净收益为59美分,完全超过了分析师预计的53美分。Arista今日开盘后股价上涨了大约3.5%。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