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GbE通过在物理架构上降低硬件成本,提供更灵活的通道,可以解决数据中心过载问题。
“世间万物,变得越多,留的越多”——这是大家一直赞同的观念,也是网络行业流传许久的口头禅“万变不离其宗”。但是现在貌似已不再是“真理”。
今天,25千兆以太网(GbE, Gigabit Ethernet)可能会成为我们新的护身符,带领我们战胜过载问题。
在局域网内,网络速度一直以相当可预见的方式递增:10 Mbps 让位给了100 Mbps, 不久,100 Mbps又给1 Gbps让位。因为如此可预见,所以并不刺激,反而对于我们这些不得不花钱来支持网速增长的人来说,也并不总是受欢迎。
与此同时,不要忘了无线网速,它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停增长,但也总是在接入层滞后于有线客户端。目前,大部分有线客户端都以1 Gbps的传输速率连接,看起来似乎这就是蜜月点。因为没有人愿意花费升级电缆,网卡等费用以提供更高的网速,但这样的速度又正好可以让搞笑猫的视频很快 传递到终端用户。
其实我们现在站在一个十字路口。这是无线技术问世以来第一次,消费者要使用的无线速率超过了基础设施可支持的范围。大多数无线射频通过一个超五类 (Cat-5e)网线以1 Gbps的速率连接到一个接入端口。一些电缆站点有不同的电缆,甚至可能有超六类(Cat-6). 然而,所有常见的布线,最大吞吐量都是1 Gbps.
随着无线设备现在升级到802.11ac, 速率大于1 Gbps, 一个问题开始出现。因为现在的无线电系统提供越来越高的密度,每个无线设备回程连接到有线交换结构都出现严重的过载现象。20个不同的人以1 Gbps速率连接到一个无线设备,和一个人以1 Gbps速率连接到一个无线设备能一样吗?当然不可能。
换装现有的电缆,以提供所需的吞吐量
两个相互竞争的标准提案:在相同的超五类电缆及以上规格电缆提供2.5 Gbps和5 Gbps的速度。这两个标准的背后都有一批业内坚定拥护者,而且两者的目标都是要成为IEEE标准。很多厂商传言有预标准版本的产品,然而,我们可以笃定 没有哪个无线厂商有这么快的速度。
推翻现有的电缆设备重来是非常昂贵的,有一些厂商估算成本约300美元/根电缆。任意给定的大型企业电缆数量都数以千计,这就意味着改造到更高规格的超六 类(Cat-6e)电缆或光纤电路的总成本是相当巨大的。而且事实上,无线射频厂商并没有迫不及待地提供10 Gbps速率支持,你就可以很快明白为什么在现有电缆基础上提供更快速度的新标准会如此受欢迎。
考虑到目前普遍无线电的电流密度,回程射频尽可能达到5 Gbps将允许更合理的数据中心过载率。而达到这一切的价格会比电缆更换项目合理得多。当然,因为这还都不是IEEE标准,而且没有任何制造商暗示他们将 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我们真的还不能推测定价。它的确是可能的,然而,资本支出一定量就需要物尽其用,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这些新的速度。但是,即使我们不得 不推翻现有无线站点和所有回传接入交换机重新搭建,都比推翻电缆重新布线来得经济。不仅如此,无线网络不是我们看到这些变化的唯一领域。
25千兆以太网可以改变市场
随着数据中心变得更有效率,密度(按数量计算的虚拟机,处理器,或广义上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有所增加,有一点已经很清楚:为提供高效便携的设计,目前存在 的电缆,光纤,竞争标准和速率都太多了。25千兆以太网就是一个新兴的标准,可以让这些多样统一化。因为可以在物理层更有效地利用通道,硬件成本显著减 少,同时,整体速度在关键瓶颈上突破:架顶式服务器连接。
一种非常常见的数据中心设计是,一个交换机放在机架顶部,聚集该机架的所有以太网流量。这个所谓的架顶式(ToR, top of rack)交换机连接到一个行聚合交换机的底端,并且所有流量最终都将回程到核心。CLOS设计—或称为叶/脊柱设计改变了一点,但概念上基本相同:服务 器接入层逐渐聚集到更有能力的设备上,数据中心的流量通过该设备进出。现在服务器停留在1 GbE或10 GbE, 而架顶式交换机吞吐量为40 GbE, 硬件费用爬升相当快,因为需要满足相当程度的过载需求。25千兆以太网支持者的目的是将服务器以更快地速度连接到架顶式交换机,然后允许交换机以50 Gbps或100 Gbps的速率回传来解决过载问题。
行业巨头支持25千兆以太网
25千兆以太网的演变正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支持者都很看好它的未来—包括大多数行业巨头如思科、Juniper、Broadcom、惠普、Marvell 以及ZTE,部分是因为他们声称该标准在很多情况下可减少近4:1架顶式交换机密度。鉴于支持者数量庞大、设计工作的严肃性、以及去年IEEE投票中途创 建了一个工作组的事实,所以25千兆以太网的潜力绝对不可忽略。虽然我们短期内不太可能看到真正的适用,至少不是作为一个正式的标准,但在未来几年可能会 成功,并成为事实上的标准。
让我们回到文章的开头:一切可能真的会发生变化。这可能让那些停滞不前,否认创新可能性的人坐立不安,但现实情况是,所有这些新兴的建议和标准都有利于该 行业。这些建议和标准都会从概念变成广泛实施吗?这很难说,但事实是,我们正在努力更快速地解决网络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证明我们已经从过去吸取了经验 教训。如果我们想要推动行业向前,我们必须驱逐停滞的现状,永远的“不变”。拥抱变化。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Instabase 公司完成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估值 12.4 亿美元。该公司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平台,可从多种文件中提取信息并标准化。新资金将用于增强数据提取、分析和搜索功能,以满足企业 AI 需求。
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正展现出惊人潜力。从生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效果图,到创造无限游戏世界,AI 正逐步改变设计流程。尽管人类仍是核心创作者,但 AI 辅助工具正迅速普及,未来可能会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这一趋势引发了对 AI 取代人类建筑师的担忧,也带来了硬件革命和地缘政治影响。
研究显示,高收入公司的CEO正将人工智能置于业务战略的核心地位。欧美企业声称已具备AI项目的基础条件。专家建议避免过度乐观,关注投资回报,构建稳健的数据基础,并优先考虑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研究还发现,最成功的公司往往是那些高层领导有意识地不直接参与AI战略制定的公司。
微软研究团队开发了名为 MatterGen 的扩散模型系统,用于高效发现新材料。该系统可从大量候选材料中筛选出具有特定性质的新材料,比传统方法快速高效得多。这项技术有望加速电池等关键领域的创新,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