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OpenStack东京峰会如火如荼,那里讲得是OpenStack的大生态,现在我们就说一说华为和OpenStack的“小”生态。
在刚刚过去的华为首届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华为宣布FusionSphere联盟成立一年多来,阵容不断扩大,华为云计算的企业级合作伙伴达500多家,公有云应用、开发、服务伙伴上更是超过了万家。
作为华为面向多行业客户推出的云操作系统产品,FusionSphere基于OpenStack架构开发,现已发布FusionSphere 6.0版本。从2012年就开始投入研发力量于OpenStack项目中,华为在国内厂商中对OpenStack的投入最为深入,在国际上,华为在OpenStack社区贡献也排名靠前(华为在OpenStack社区Liberty版本贡献排名提升至第6位)。
华为IT云计算产品线副总裁陈锟(中)、光华冠群总经理朱斌(左)、华南资讯技术总监王朝普(右)接受媒体采访
华为IT云计算产品线副总裁陈锟在接受ZD至顶网采访时表示,“对于开源项目中OpenStack来说,最开始华为只是参与代码的贡献,发展到现在,华为参与了整个OpenStack架构层面的研究,甚至创新层面的变革。”
所以,有了华为对OpenStack的深度投入,再加上OpenStack在全球云计算领域备受关注,也就有了FusionSphere赢得众多客户的青睐。据了解,华为FusionSphere已服务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计超过1000+家客户,并且覆盖了广泛的行业。
对于企业为什么会选择华为的云平台FusionSphere?作为合作伙伴,华南资讯技术总监王朝普谈出了自己一番感受,“在IT部署中,企业往往需要兼容很多的设备、很多的虚拟化软件,这些是在以往采购中已经存在的,新的平台必须要向前兼容、向后兼容,但是这个兼容性不是每一个云计算厂家都能做到的,华为恰好能满足用户的这个关键需求。”
据了解,FusionSphere广泛支持第三方厂商的计算、存储、网络和安全物理硬件和虚拟化软件产品,能够为用户提供充分地自主选择权利。并且,华为在深圳、成都、美国硅谷建立了OpenLab的开放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上展开了和合作厂商的双向认证,华为已经和业界主流OS和应用厂商完成了兼容性认证,完成兼容性认证的产品387个。
除了兼容性,在运维方面,用户也享受到了充分的便利性。王朝普进一步说到,“很多时候客户的运维可能不是华为自己提供,这也是由于人员和行业原因导致的。但是华为发布了大的被集成战略,有了一套成熟的产品、一整套能够支持ISV等合作伙伴培训和支持体系。再加上合作伙伴更熟悉某一个行业和客户,基于华为成熟的运维产品,由合作伙伴提供后期运维服务,这对客户来说也是更为有益的。”
陈锟提到德国电信的案例,德国电信最初选择惠普,后转而选择华为。这其中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作为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他们不如华为这方面的积累。虽然在IT或纯软件方面,可能这些公司的运营能力都比华为强,好在华为有众多的合作伙伴,他们让这个整体解决方案更强、更百花齐放。“华为聚焦I层,上层的应用交给了几百家合作伙伴,并且这些合作是深度的。”
谈到和华为FusionSphere云平台的合作,光华冠群总经理朱斌表示,“云环境下的IT和传统IT不一样,传统的IT是三根烟囱,基础设施是基础设施,云业务是云业务,运维服务是运维服务。但是云环境下它们一定要打通,并且互相要有关联。光华冠群是做云的数据中心管理,如果在上层没有和华为深度配合,就发挥不了华为云基础架构的优势。”
“从华为来说,同样需要有我们这种第三方的增值软件供应商,使得华为的基础设施,更高效,更贴近用户服务,做出创新和优化。”朱斌进一步说到。
王朝普指出,华为提供了各种的技术支撑和服务,包括苏州的解决方案研发中心、eSDK和API二次开发的培训及材料,还有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研发人员的密切沟通,以及共同在客户现场一起做项目,这个互相之间深度的合作给用户带来一些超越于别的、松散合作创造的更高的价值。
陈锟在采访中列举了和众多合作伙伴联合打造的云解决方案,例如与合作伙伴打造的媒资云、警务云、政务云、教育云、金融云、烟草云等行业应用云解决方案。他同时指出,华为正在致力于构建整个产业生力军,目前在国内通过华为云计算认证的工程师超过了1千名。华为计划未来3年,打造1万名通过华为认证的专业技术人才,让更多的人才可以分享华为云计算的高速发展。
一套成熟完善的云计算生态系统的构建能够为广大的客户和合作伙伴,以及华为云自身的业务提升带来助力,在开发者大会,我们能够观察到华为已经认准了这个方向,也相信会有越来越的合作伙伴大军加入进来。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Blackwell GPU的生产制造工作量达到Hopper GPU的两倍有余,但带来的收入仅增加至约1.7倍。
由AMD驱动的El Capitan超级计算机(现位于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成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