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普、英特尔、VMware以及博通等合作伙伴共同发布了一款全新开源网络操作系统(简称NOS)。而随着这一新开源网络操作系统的发布,OpenSwitch也成为了一款供大家来fork的“品牌白盒”操作系统。
这套名为OpenSwitch的系统在Big Switch以及Cumulus Networks的帮助下,得以实现用户在采购白盒交换设备的同时在其上运行适合自己的操作系统。而不出所料,OpenSwitch系统也是基于Linux开发而成。惠普公司将乐于将其安装在自家Altoline交换机当中,当然大家也可以自由选择其它遵循开放计算项目设计标准的设备平台。
由于这款交换机操作系统为开源项目,因此任何人都能够在遵循操作规则指引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修改。根据惠普公司数据中心设备全球产品管理主管Philippe Michelet的说法,惠普希望首先开发出基本框架,而后允许市场自行开发不同的软件版本。OpenSwitch也将沿用这一思路,而且惠普方面还将基于同一方针推出Helion版本的OpenStack方案。
同时,Michelet补充称,OpenSwitch的起始受众群体为超大规模用户,并将应用于边界网关协议(简称BGP)等场景当中。随着时间推移,他预计该交换机系统将逐步成熟,并开始在数据中心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分支与主干配置当中。而OpenFlow也将以合适的方式与该项目相结合。
据了解,惠普公司目前正在着手将OpenSwitch作为自身对网络行业的一大突破性贡献,不过其同时指出这套方案并不适用于每一位网络用户。有鉴于此,对于应用程序要求不像超大规模或者企业级数据中心用户那么高的用户群体并非其目标受众。
此外,惠普公司还表示,其计划于2016年中旬推出OpenSwitch的“惠普策划”版本,并正式投放市场。当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惠普方面认为其将引领“品牌白盒设备”网络市场的发展,而此类白盒产品将拥有更为复杂的使用体验以及较现有方案更具针对性的分类选项管理方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和微软宣布签署一项非约束性谅解备忘录,修订双方合作关系。随着两家公司在AI市场竞争客户并寻求新的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其关系日趋复杂。该协议涉及OpenAI从非营利组织向营利实体的重组计划,需要微软这一最大投资者的批准。双方表示将积极制定最终合同条款,共同致力于为所有人提供最佳AI工具。
中山大学团队针对OpenAI O1等长思考推理模型存在的"长度不和谐"问题,提出了O1-Pruner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长度-和谐奖励机制和强化学习训练,成功将模型推理长度缩短30-40%,同时保持甚至提升准确率,显著降低了推理时间和计算成本,为高效AI推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技企业发布了名为R1的人形机器人,直接对标特斯拉的Optimus机器人产品。这款新型机器人代表了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突破,展现出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R1机器人的推出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上海AI实验室研究团队深入调查了12种先进视觉语言模型在自动驾驶场景中的真实表现,发现这些AI系统经常在缺乏真实视觉理解的情况下生成看似合理的驾驶解释。通过DriveBench测试平台的全面评估,研究揭示了现有评估方法的重大缺陷,并为开发更可靠的AI驾驶系统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