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考虑SDN的时候,可能不会首先想到微软的SDN,不过,也不能小看它就是了。很多人认为微软没有SDN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除了一些白皮书和5月份返回微软Ignite的一些工程师外,其在SDN方面并没有太多新闻。
不过,如果你还没有用VMware NSX产品,特别是还没有使用微软企业级许可协议的话,也许你会想进行一次尝试。微软并不是最潮的SDN供应商,不过它可能是第一个将SDN简化成管理控制台的厂商,当然,这其中得到了思科的一些帮助。
微软SDN依赖于思科ACI
尽管微软和VMware是合作伙伴,不过正像其他供应商一样,大家都朝着长期的互操作性和协议方向而努力。同时,微软需要有物理架构的支持,因而选择了思科的ACI。这似乎有点让人惊讶,其实这扩展了Hyper-V的虚拟架构外的应用定义的网络控制,虽然回避了VMware的基础设施,但也将典型的微软开发外包了。
当微软采用了其他厂商现有的技术时,通常表示其对什么上了心,事实上远不止表面看上去那样。比如说,在IE4上投资了5000万美元,微软有效地弃用了专有的VBScript,因为相较起来JavaScript更有竞争力。所以,微软为其SDN选择思科ACI这一举动,很可能意味着微软正在寻求其他更为长远的厂商合作。
因为微软需要排除其他对手保持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影响力,所以采用更具包容性的方法来集成是非常必要的举措。
如果你了解过ACI,你可能就会开始依赖租户的定义。这是配置的第一步,且很可能你想到了hyper标准化的练习,这之中可以创造很多。而微软在SDN环境中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自助服务(self-service)。
真正的自助服务不只是使用IPAN-DDI解决方案以让VM管理员管理自己的子网那么简单,它关乎创造让“影子IT”回归的环境。在我们的网络工程期里它允许管理员提供“影子IT”无法提供的熟悉资源和服务。微软SDN将思科应用政策基础设施控制器(APIC)拴至系统中心虚拟机管理上,允许管理员创建租户,然后通过SCVMM提供托管应用程序用户沙箱。
定义APIC应用网络配置文件非有大智慧而不能成,毕竟它代表着从4层到7层虚拟网络服务和配置。它为虚拟网络资源的方方面面做了定义,并映射到基础的物理网络中去。自从完成这些定义并映射到SCVMM后,它们有效地减少了每日的管理杂活儿。当Hyper-V管理处在SCVMM中时可实现完全的SDN托管虚拟网络资源,应用程序管理员不需要知道具体的虚拟化的细节。他们只需看到由架构管理创建的虚拟网络就够了。
超越数据中心
由于微软必须要排除其他对手保持在数据中心中的影响力,它采取了更具兼容性的做法。当提及基础架构提供时,微软也并非完全被排除在外,它的确倾向于开放,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竞争优势。思科ACI也不只是个数据中心,它意在吸引服务传送过程中的所有设备,不只是在机架间移动数据包。
通过与思科的合作,微软正试图创建一个企业级网络Voltron——带有内核、防火墙、边界和校园网LAN的数据中心虚拟化和虚拟网络。借用买来的技术,再为思科补充点什么,它就几乎能够管理其环境下的所有事情,从应用程序到服务器到管理程序到核心层再到本地网络,并且实实在在是以真正的SDN来工作,也保证是在预算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萨提亚回忆起90年代在微软评审会上听到的场景。Gates当时说:"软件只有一个品类--信息管理。
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了Uni-MMMU基准测试,专门评估AI模型的理解与生成协同能力。该基准包含八个精心设计的任务,要求AI像人类一样"边看边想边画"来解决复杂问题。研究发现当前AI模型在这种协同任务上表现不平衡,生成能力是主要瓶颈,但协同工作确实能提升问题解决效果,为开发更智能的AI助手指明了方向。
Anthropic周一发布了旗舰模型Opus 4.5,这是4.5系列的最后一个模型。新版本在编程、工具使用和问题解决等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色,是首个在SWE-Bench验证测试中得分超过80%的模型。同时推出Claude for Chrome和Claude for Excel产品,分别面向不同用户群体。Opus 4.5还改进了长文本处理的内存管理,支持付费用户的"无限聊天"功能,并针对智能体应用场景进行了优化,将与OpenAI的GPT 5.1和谷歌的Gemini 3展开竞争。
360 AI Research团队发布的FG-CLIP 2是一个突破性的双语精细视觉语言对齐模型,能够同时处理中英文并进行精细的图像理解。该模型通过两阶段训练策略和多目标联合优化,在29个数据集的8类任务中均达到最先进性能,特别创新了文本内模态对比损失机制。团队还构建了首个中文多模态评测基准,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为智能商务、安防监控、医疗影像等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