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以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身份亮相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华为企业业务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陈斌表示,融合、协作、移动和实时是未来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四大趋势,华为同时还在会场上以“创新ICT 助力卓越制造”为主题,围绕制造业企业客户关心的方面,展出了无线工厂、智能制造、融合办公等行业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制造企业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落地。
华为“创新ICT 助力卓越制造“展台
工业企业在经历了机械化和电气化革命之后,制造业正朝着工业互联网的方向迈进,全联接的智能工业将对传统制造业进行重新定义,人、应用系统、智能机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联接并构成一个新的全联接制造时代。融合、协作、移动和实时将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四大趋势。华为凭借移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ICT技术,将敏捷制造新模式迅速融入到办公、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以及供应链等整个制造业生命周期,打造出更高效、更精细的智慧工厂。
华为企业业务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陈斌表示制造业信息化四大趋势:融合、协作、移动和实时
无线工厂
针对制造业客户生产安全监控和生产调度面临的挑战,华为基于WIFI和eLTE宽带无线网络领先的解决方案和产品,为制造业提供了一张WIFI热点覆盖+LTE生产专网广覆盖的统一生产办公IP承载网络,利用这张网络不仅解决了生产安全监控和调度面临的挑战,同时办公WIFI环境有效支撑企业移动办公,解决方案利用WIFI和LTE不同的特点,使车辆物流管理、环境和能源介质检测、厂区监控、设备点检实现LTE承载,而人员安全定位和移动办公网络则实现WIFI承载,设备远程专家会诊则根据现场网络情况实现灵活承载,助力制造业客户实现有效的生产安全监控和调度,提高生产安全,同时大幅提高生产办公运作效率。
智能制造
随着企业生产模式从自动化向智能化的转变,智能化的生产将产生海量的传感数据,这些传感数据将面临着采集、储存、统计和分析的一系列难题。华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将IOT(物联网)应用到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通过开放、互联的敏捷网络,将人、应用系统、机器和所有的传感设备无缝连接,为智慧工厂提供全方位的运营革新,推动制造企业创新发展。
融合办公
全球化、互联化的协作方式使企业办公范围与场所的弹性越来越大,移动化沟通工具、高清 “视频交流”以及办公系统云化,正加速革新企业的办公模式。华为融合办公方案构建了以企业总部为核心,外围逐渐延展到各子公司、厂区、合作伙伴和客户的新型融合办公平台,并将员工间的交流沟通、即时通信、视频会议、文件传递、信息查阅、审批递交等均统一纳入到这个信息化基础平台。通信系统不只是一个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业务驱动和整合的引擎,将极大提高企业跨地域的沟通能力和业务跨系统流转能力,并通过办公的便捷性提高员工的协同工作能力,实现集团企业精细化管理,从而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华为的制造业行业解决方案已经在制造业领域尤其是珠三角的大批制造业企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在比亚迪 SAP ERP改造项目中,需要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大幅度提升吞吐性能,并且能够实现容灾能力,华为提供 基于Dorado 高性能存储的解决方案,采用华为创新的从控制器到SSD 硬盘的全面优化方案,可靠性和性能兼备,系统I/O性能提升5倍,节省系统硬件投资60%,解决了业务高速发展瓶颈。索菲亚家居有限公司作为首家国际化定制衣柜行业上市公司,采用了华为RH5885H V3 HANA一体机替换了小型机和高端存储方案,构建了更加高效的主数据仓库,高效稳定支撑了索菲亚家居的生产和运营,数据上载时间由4小时缩短到30分钟,相比小型机性能平均提升4~6倍 。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