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黄璐:LTE契机下的IPv6部署

在今天召开的2015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承载网技术经理黄璐为我们详细讲解了运营商在LTE契机下的IPv6部署情况,认为LTE网络的铺广实际上给IPv6的引入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ZD至顶网网络频道 09月07日 北京报道:在今天召开的2015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所承载网技术经理黄璐为我们详细讲解了运营商在LTE契机下的IPv6部署情况,认为LTE网络的铺广实际上给IPv6的引入提供了很好的舞台。

黄璐讲到,首先,移动互联网是现在发展非常迅猛的一个业务市场,很多数据我们都能够看到比如说移动终端在2014年达到了72亿,超过了全球人口的总量。从流量上来看,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每到四到五年就有十倍的增长,从中国移动自己看,我们蜂窝的数据流量增长了80倍,当然跟技术的发展有关。因为传统的2G、3G传不上去,4G引入以后增加了流量。在LTE的时代,特别是VoLTE的时代,每一个手机都需要一个永远在线的地址以保证畅通。因为在LTE的情况下,所有的业务,不管是上网还是通话都是基于分组的,中国衣兜来说我们上了LTE以后对地址的需求量达到一亿以上,VoLTE它要求有两个连接,每个连接有同一地址,一个用于互联网的上网,一个用于通信。非常直接的地址需求量翻倍,十几亿的地址需求用IPv4的地址甚至私有地址是无法想像的,我们在4G继续用IPv4必须是城市之间用,而且可能还不够。所以我们认为IPv6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网络演进的必然需求。

根据大量的需求,黄璐讲到,我们很早就制定了长期的IPv6演进的计划,包括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启动期,主要做规模实验,包括整个网络的规模实验,从终端接入在实验阶段我们完成了十个省的端到端的IPv6的部署,完成了IPv6的建设,包括LTE、VoLTE能力的规模实验,第二个阶段是网络全面升级的阶段,我们希望不管是IP的网络还是无线的网络,还是核心的网络都能够具备IPv6支持的能力。最后中国移动的用户在有需要的时候就能够使用IPv6,而且我们的应用全部是IPv6,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已经做到了规范做好了准备,下一步也是希望通过一些国家专项与业界同仁一起推进IPv6的应用。

现阶段的两个重点,一个是LTE的端到端的支持,一个是VoLTE的单栈的支持。LTE端到端的支持IPv6,我们跟LTE整个部署进程从一开始就是考虑的IPv6的部署的需要,根据这个规划我们是2014年完成了70万个基站和340个城市的LTE的商用,并且销售了1亿部4G的终端,2015年我们将更大规模的发展终端。这么大规模的终端里面我们内置了对IPv6的强制要求,要求这个IP终端必须支持IPv6,而且我们在采购里面明确要求中国移动的定制终端是支持IPv6的,而且升级了我们的网络,还有自有业务平台,实现了一部分自营业务的IPv6的能力。

VoLTE是新一代的通信业务,也是LTE网络的又一次全面升级。将来会主要承载地址量是非常大的,所以从引入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将来大家基于LTE做话音呼叫的时候是走的IPv6的通道,这也是我们作为VoLTE强制终端的要求,终端对协议的要求是基于芯片的,所以不管是哪个终端,我们都是通过联合一些厂家实现了十款以上的芯片对IPv6的支持,以便终端厂家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多的基础条件去实现IPv6。

中国移动在IPv6部署方面的一些具体的实践,首先大的策略上来讲,我们是采用双栈为主,单栈为辅的IPv6的过渡策略。双栈针对大多数的公众互联网的场景,比如说家庭宽带、移动宽带、WLAN,双栈的部署涉及非常多的环节,包括终端、接入、核心网、骨干网、业务网,每个环节都不能落下,甚至包括传输网也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对IPv6有所感知。所以整个网络升级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后面我会提到,也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单栈的场景主要是面对一些封闭的,前面的一些专家提到的物联网是非常典型的IPv6可以应用的场景,还有我们的移动的VoLTE,也是采用单栈,还有一些特殊的场景,我们考虑用一些隧道加二次翻印的技术加速流量从IPv4向IPv6的迁移,这是我们总的策略。

在LTE网络方面,我们是实现全面支持双栈,VoLTE是支持单栈,这个工作从09年、10年就启动了,首先在标准化的层面去推动3GPP联合制定标准,从2010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实验,包括进行所有厂家的测试,各个型号路由器IPv6的支持。在2014年基本上完成了现网的,包括实验室的测试,线网的实际试点。在2013年的时候打通了第一个基于IPv6的VoLTE电话,进行大规模的现网试点,争取在年底实现VoLTE商用同步引入IPv6。中国移动个别省份已经开通了VoLTE的试商用,我们试商用的环境就是基于IPv6的单栈做的,有四到五个省目前计划发展一些友好用户,在年底全网具备IPv6的能力,但是具体的部署跟公司的策略有关,可能会做相应的调整。

另外,在终端方面,我们终端的策略主要是一方面是技术规范的一些要求,一方面是通过定制终端采购的方式来加速终端对IPv6的支持。另外在芯片层面联合厂家开发支持IPv6的芯片,比如说大家都很熟悉的高通、海斯,也都是我们很密切的合作伙伴,然后一起来推动这个。一旦芯片支持了,终端厂家就有动力或者有基础开发支持IPv6的终端。在我们的定制终端对IPv6做了强制要求以后,实际上IPv6的功能作为终端的一部分,也不太可能在非运营终端裁减掉,所以这一系列措施能够比较好的带动整个终端的产业做好IPv6支持的工作。预计在2015年要销售的2亿部LTE终端里面都是支持IPv6的。除了具体网络建设和部署上的一些工作,我们也是在标准化方面去积极地推进IPv6的这种标准化,那么在09、10年去穿针引线,跟3GPP还有IETF开了讨论会,在3GPP发布了IPv6过渡的报告。还有BBF参与针对过往的标准化操作。

基于过往,我们很有幸获得中国标准化协会的科学技术一等奖,这个项目也是主要针对评价或者终端翻译的技术,能够比较好的加速我们的IPv6流量的迁移。在国际标准方面,除了一些移动方面的工作,我们还在一些其他的领域也有一些创新的工作,比如说在物联网领域,前面的华为的朱博士也提到了,物联网里面很重要的词就是轻量级,它需要轻量级的不管是操作系统还是结构,还是说它本身的协议,所以我们在ATF发起了轻量级协议的技术组并且制定了基础协议,并且跟轻量厂家一起开发了原型产品,并且在中国移动的IPv6上面部署。轻量级的协议可以更好的适应基于物联网的IPv6的需求,我们也希望在物联网的更多的场景应用轻量级的协议,我们也希望跟各方的业界同仁一起合作推进这个工作。

在国内的标准方面,我们主要是在CCSA牵头制定IPv6相关的规范的制定,在企业内部制定非常全面的关于IPv6过渡的规范,覆盖核心网,还有接入网,还有承载网,还有业务、安全各方面的这种设备也好,还是这种业务平台也好,为我们后续IPv6的逐步引入打下一比较好的基础。不管是国际标准还是一些新的技术的研究,还有国际标准,还有企标,其实就是说很多的规范还都是在这种没有很好的去实际部署的支撑,所以其实还有很大的优化和提升的空间。我们也是希望一方面在后续的实际部署中不断地优化,一方面也希望能够跟各方的同仁,包括友商,包括合作伙伴大家一起优化各种技术方案,包括行标、企标,等等各个方面。

在实际部署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黄璐表示,IPv6虽然研究了很多年,也部署试点了很多年,但是实际上不像互联网爆炸增长,大量的应用和不断锤炼的过程。我们看到的各个终端和操作系统,它在IPv6方面有很大的行为差异。比如说当用户同时得到IPv4、IPv6地址的时候,他去访问一个资源,我们发现,当然大家基本上都是优选IPv6访问这个资源,但是当IPv6访问失败的时候如何回到IPv4的时候,各个终端差异是很大的。而且IPv6访问失败的话,有的终端要60、70秒才会回到IPv4,这个对用户的体验影响是非常大的。另外IPv6的骨干网还没有实现IPv6的互联互通。我们知道IPv4的很多网站已经做的非常好了,建自己的IDC,引进自己的资源,但是很多的IPv6网站实际上是单挂在某个运营商网络下,所以互联互通对IPv6是更加重要。再加上我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失败以后没办法很快的回到IPv4,这样导致用户的体验非常差,这种体验的问题很大的影响到我们大规模部署这个IPv6。因为我不可能以牺牲用户的体验做演进,肯定是各方面问题做得比较好了,才做大规模迁移的工作。

最后,黄璐谈了一些个人的想法,“实际上我觉得IPv6从诞生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说要寻找IPv6的杀手级应用,但是这个杀手级应用一直没有真正找到,我们可以说在某些封闭的场景,比如说物联网是一个杀手级应用,这都没有问题。但是我觉得IPv6真正要用起来,用好,实际上公众互联网是我们必须攻克的一个阵地,只有在公众互联网上有大量地人用IPv6,才能把问题暴露出来,才能把它的优点体现出来。我举一个最直接的例子,因为IPv4地址很短缺,所以我们其实在发展集团客户的业务的时候很希望用IPv6,因为有些集团客户它的地址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我们说给他一个C,他需要两个C,或者一个B去开展他自有的业务。但是我们很矛盾的发现,即使我给用户分了一大堆的IPv6地址,我同样还要给它IPv4的地址。因为它不可能开一个IPv6的单栈的服务给它的客户服务,它必须得有IPv4的地址。所以我们用IPv6就是想省IPv4的地址,但是我们发现在过渡的场景下你还是得用IPv4的地。我们希望跟大家一起探讨,我们是不是能够在公众互联网的场景发展真正能够用IPv6,同时减少IPv4使用的场景,以市场化的方式推进它的演进,而不是最后一个IPv4地址都没有了,私网地址也搞不定的那天才被迫的做推动。”

来源:ZD至顶网网络频道

0赞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15

09/07

16:30

分享

点赞

邮件订阅
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