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办的2015年中国IP地址分配联盟高峰会议在大连召开。来自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我国电信运营商、研究机构专家,以及APNIC中国区会员、中国IP地址分配联盟成员等2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围绕“互联网+”下的网络基础资源、云计算和网络安全等方面展开交流,深入探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趋势。
IP地址作为互联网重要基础资源,是衡量各国信息化水平和互联网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CNNIC国际部负责人孔宁博士指出,截至2015年7月31日,中国大陆IPv4地址总数为3.3亿个,IPv6地址总数达到19,349块/32,地址总数均排名全球第二。更好地利用现有互联网IP地址资源,支撑广大网络服务提供商和企业发展,是值得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APNIC作为全球五大区域级IP地址分配注册机构之一,负责亚太区域IP地址和AS号码相关资源的分配及管理。此次参会的APNIC注册服务经理潘广亮先生全面介绍了全球IP地址分配情况和政策。同时,CNNIC IP地址专家、APNIC执行委员沈志发布了《CNNIC IP地址分配联盟工作报告》,深刻解读了中国IP地址分配现状、CNNIC IP地址和AS号码分配政策等,并对国内企业向IPv6过渡提出相关建议。
目前,全球IP地址分配正在向以IPv6协议为基础的下一代互联网过渡。沈志表示,CNNIC作为中国国家级互联网注册机构,及时掌握和实施了IPv4地址最后阶段的分配政策,并持续推进IPv6在地址资源分配、技术培训及产业合作等多方面的发展。相关举措旨在帮助我国企业获得IP地址资源,实现从IPv4向IPv6的过渡。此外,CNNIC IP业务不仅面向现有网络服务提供商,还将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为快速发展的云服务提供商,以及对IP地址和AS号码有需求的各行各业提供服务支持。
随着互联网产业融合发展的不断深入, IP地址已逐步成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提供了全新驱动力。来自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联通云数据、北京邮电大学、赛尔新技术、阿里云计算、百度、腾讯、蜗牛数字科技等企业专家也分享了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和云计算方面的思考与经验。
高峰会议为推动全球IP地址资源分配,促进中国互联网全行业合作构建了一个重要平台。作为中国IP地址分配联盟的召集单位,CNNIC将始终致力于向企业传播IP地址基础应用知识及相关技术,帮助中国企业向下一代互联网平稳、安全过渡,为全球互联网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