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windows10的正式发布,之前为人诟病的IE浏览器也随之升级为全新的Edge,给广大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市场上浏览器还有很多,各有其特色功能,我们来一起盘点一下常见的几种浏览器,大家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选择。
国内目前常见的浏览器,都是基于这四种内核:Trident(IE浏览器内核)、Gecko(Firefox内核)、Webkit(苹果Safari和早期Chrome)、Blink(Chrome28后开始使用、webkit的升级版)。
360极速浏览器、搜狗浏览器、QQ浏览器等所谓的双核浏览器,其原理是基于都属于Trident/WebKit(或称之为IE+Chromium)。
为什么会出现双核浏览器呢?由于历史原因,IE浏览器的普及率非常高,很多网银和网上支付只支持IE的Trident内核,使用其他浏览器无法完成 此类业务,造成此类用户离不开Trident内核的IE浏览器。但是Trident内核的速度和兼容性比不上WebKit内核和Gecko内核的浏览器, 于是双核浏览器应运而生:在不用网上交易的一般网站,使用速度快的WebKit内核浏览器访问,即所谓的“高速模式”;在使用网银和网上支付的时候,使用 Trident内核的“兼容模式”来处理。浏览器会根据用户的访问类型自动切换。说穿了,众多国内的双核浏览器是特殊网络环境的产物。
IE浏览器目前仍然占据着最多的市场份额,但很多人只是将它作为备选对待——兼容性虽好,但其他方面可以说是一无是处,只有其他浏览器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才会被想起。
Chrome浏览器拥有大批忠实拥趸,随着更换全新blink内核版本的发布,其流畅的体验和完美的兼容性成为众多网民的不二选择。只是由于某些原因,其扩展程序及Gmail和跨设备同步无法正常使用。
而这边,国产浏览器的竞争正如火如荼,各大互联网公司竞相推出自己的浏览器,脱胎于网络安全或搜索引擎或新闻门户,于是纷纷冠以“高速”“双核” “安全”的概念,如QQ、搜狗、傲游、360、猎豹等。这些浏览器中集成了安全保护、云概念、搜索、翻译,并有大量的扩展程序可供选择,可以实现抢票、购 物比价、截图、广告过滤、鼠标手势等功能。网民们可以根据其特色,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
不可否认,众多本地化的双核浏览器,既解决了IE老笨慢的问题,又在兼容性上给予保障。通过V8、H5、Acid3、Dom等测试工具对几家国产浏览器在速度、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也发现,这几家浏览器各有特色,没有太大差异。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Meta正在建设名为Hyperion的数据中心,预计提供5千兆瓦算力支持其AI实验室。该项目占地面积足以覆盖曼哈顿大部分区域,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北部,将在数年内扩展至5GW规模。此外,Meta还计划在2026年启用1GW的Prometheus超级集群。这些项目旨在提升Meta在AI竞赛中对抗OpenAI和谷歌的竞争力,但也将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
Skywork AI推出的第二代多模态推理模型R1V2,通过创新的混合强化学习方法,成功解决了AI"慢思考"策略在视觉推理中的挑战。该模型在保持强大推理能力的同时有效控制视觉幻觉,在多项权威测试中超越同类开源模型,某些指标甚至媲美商业产品,为开源AI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谷歌为其AI驱动的NotebookLM平台新增"精选笔记本"功能,与全球知名作者、研究人员、出版物和非营利组织合作创建高质量互动资源。首批精选笔记本涵盖长寿建议、2025年预测、人生建议和莎士比亚作品等主题。用户可通过聊天界面提问、查看AI生成的摘要、音频概览或流程图与内容互动。该功能在桌面版NotebookLM中已上线,未来将持续增加更多精选内容。
这项由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完成的研究,首次对OpenAI GPT-4o的图像生成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估。研究团队设计了名为GPT-ImgEval的综合测试体系,从文本转图像、图像编辑和知识驱动创作三个维度评估GPT-4o,发现其在所有测试中都显著超越现有方法。研究还通过技术分析推断GPT-4o采用了自回归与扩散相结合的混合架构,并发现其生成图像仍可被现有检测工具有效识别,为AI图像生成领域提供了重要的评估基准和技术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