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网络频道 07月24日 编译:一位Aruba高管告诉记者,惠普收购Aruba网络之举终使网络行业形成惠普-思科“两强相争”的局面。
Aruba Networks联合创始人Melkote Keerti
Aruba今年五月被惠普收购,细节未公开。Melkote Keerti是Aruba网络的联合创始人及首席高管。他上个月告诉记者,Aruba正在被整合到新的母公司里,预计下个月开始会讨论加入路线图的相关事情。
在收购Aruba前,惠普的坚实网络业务是基于2010年收购的3Com。而Aruba的加入为惠普带来了行业里一家顶尖的无线网络供应商。
Melkote表示,将有线和无线网络世界融汇在一起是惠普的重中之重。“我们认为Aruba的无线和惠普的有线基础设施需要一个统一管理控制台,”他说。“我们也在寻找在有线和无线基础设施之间开展SDN(软件定义网络)的方式,也会在两者之间做统一策略的工作。”
Melkote表示,此举的出现正值校园交换市场已经在降温阶段,这意味着网络的增长将出自无线这一领域。 “但有线还未离场,”他说。“我们在后端需要有线网络。”
Melkote表示,这在802.11ac Wave 2(又名802.11ac无线网络标准第二代)面市时更为重要。“空中网络带宽超过每秒1千兆位,”他说。“但今天的有线接入最高为1千兆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要为校园网络带来新气象则需要支持多千兆位的技术。”
Melkote表示,网络产业正处于变化阶段,惠普有Aruba的加盟最后将与思科在市场上一较高下。“思科在有线网络市场跑在前面,无线也堪称优势产品,”他说。“而Aruba在无线方面跑在前面。归根结底,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加入惠普的原因,我们看到了机会,但也需要在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具有规模。而惠普拥有规模、渠道伙伴关系等优势条件,所以我们可以干一番大事。”
Melkote指出,届时思科会顽强地予以反击,因而网络行业将会出现思科和惠普之间的两强相争局面。“但惠普和Aruba一起,目前在网络市场拥有大约20%的市场份额,以前从未有人拥有这么大的份额,除了思科以外,思科真的是在主导这里的市场。”
然而,就在惠普和Aruba合计着如何夺取市场份额的时候,思科也没有闲着。思科2012年收购了Meraki,就此为进军企业无线网络市场开始了第一次重大出击。
思科在今年还宣布投资6Wind。6Wind是一家总部位于巴黎的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技术开发商。紧接着,惠普则收购了一家基于OpenDaylight、运营商级别的SDN结构的供应商,也是SDN创新开发商,名为ConteXtream。
据一家总部设在美国圣地亚哥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惠普长期合作伙伴Nth Generation Computing的首席信息官和首席战略官Rich Baldwin的说法,Aruba意味着惠普网络业务的未来非常地光明。
Baldwin告诉记者,“我们在一些地方已经看到无线连接比有线更快,但后端还是要有线网络接入,这仍然是一个限制因素。而Aruba的方法是一项创举,是一项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
Baldwin表示,无线即未来,而Aruba是无线的领导者。“所以,现在惠普成了领导者,”他说。 “科技界大多数人还在用台式机,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种状况将会改变。惠普现在很好地将自己的定位放在了这种改变上。”
VeriStor系统是一家总部位于亚特兰大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和惠普长期合作伙伴。该公司的解决方案架构主管Gary Hutchins告诉记者,他对惠普收购Aruba感到很高兴。
Hutchins说,“我们认为,惠普在数据中心方面拥有强大的SDN技术,但人们对此已有些淡忘了,现在再加入Aruba的无线技术,就此惠普就在网络这一块拥有了一个涵盖一切的完整方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文章探讨了CIO在2025年应该重点投资的五个AI领域:可信工作流的代理AI、智能文档管理、营销客户数据需求、从数据驱动转向AI驱动、重新审视IT架构以支持AI目标。这些投资可以在短期内带来效益,同时成为长期财务回报的倍增器。CIO需要在这些领域制定务实的AI应用策略,简化平台,加强风险管理,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Instabase 公司完成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估值 12.4 亿美元。该公司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平台,可从多种文件中提取信息并标准化。新资金将用于增强数据提取、分析和搜索功能,以满足企业 AI 需求。
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正展现出惊人潜力。从生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效果图,到创造无限游戏世界,AI 正逐步改变设计流程。尽管人类仍是核心创作者,但 AI 辅助工具正迅速普及,未来可能会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这一趋势引发了对 AI 取代人类建筑师的担忧,也带来了硬件革命和地缘政治影响。
研究显示,高收入公司的CEO正将人工智能置于业务战略的核心地位。欧美企业声称已具备AI项目的基础条件。专家建议避免过度乐观,关注投资回报,构建稳健的数据基础,并优先考虑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研究还发现,最成功的公司往往是那些高层领导有意识地不直接参与AI战略制定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