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网络频道 07月22日 编译:当前,Gartner公司正在面临着无数要求其对软件定义网络(简称SDN)以及网络功能虚拟化(简称NFV)市场整理魔力象限报告的声音。而如今其正式给出回应:不会做,再怎么等也不会做。
为什么会这样?根据著名分析师Joe Skorupa给出的答案,理由非常简单:SDN与NFV根本就称不上是市场。他解释称,前者是一套架构而非市场;后者则是一种部署选项,同样不属于市场概念范畴。
Skorupa同时表示,有“其它媒体”已经发表报道,称“SDN与NFV市场价值186万亿比特币”。
为什么这种结论不靠谱?根据他的说法,这是因为此类报道对产品及服务的销售额作出了预测,而在看待像SDN这类技术方案市场时、这种方法完全错误。
像OpenFlow这样的SDN功能“可以出现在以太网交换机当中,但其却不足以成为SDN市场的组成部分,其最多像是在VLAN标记的支持下在VLAN市场上充当组成部分的交换机一样,”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这部分细分市场仍然属于以太网交换机。”
与之同理,NFV并不是在描述一种产品范畴,而是一种对现有产品的全新部署方式。举例来说,如今我们可以购买防火墙并将其嵌入至硬件设备当中,或者作为软件将其从硬件当中拆分出来。
因此,“无论以何种类别的产品作为载体,NFV本身只是一套部署选项组合,”他写道,无论其具体表现为防火墙、应用交付控制器还是会话边界控制器等等。
Skorupa同时指出,对于这类产品,Gartner公司可能会将部署选项划分到具体的产品分类当中。不过Skorupa认为,将它们统一归类为“NFV”只会扭曲市场对于这一概念的理解。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工业升级的关键,或许在于智能本身。“工业+机器人”将成为通向下一阶段工业体系的核心抓手。——黄仁勋。
浙江大学等联合研究发现,AI强化学习效果取决于"模型-任务对齐"程度。当AI擅长某任务时,单样本训练、错误奖励等非常规方法也有效;但面对陌生任务时,这些方法失效,只有标准训练有用。研究团队通过大量实验证实,这种"舒适圈"现象比数据污染更能解释训练差异,为AI训练策略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瑞士政府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完全基于公共数据进行训练。这一举措标志着瑞士在AI技术自主化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旨在减少对外国AI技术的依赖,同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该模型的推出体现了瑞士对发展本土AI能力的战略重视。
巴赫切希尔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对五种不同规模YOLO模型的量化鲁棒性测试发现,静态INT8量化虽能带来1.5-3.3倍速度提升,但会显著降低模型对噪音等图像损伤的抵抗能力。他们提出的混合校准策略仅在大型模型处理噪音时有限改善,揭示了效率与鲁棒性平衡的复杂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