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咨询机构ICTresearch发布《2014~2015年中国模块化数据中心产品市场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4 年中国模块化数据中心市场迅速发展,规模达到33.31 亿元。尤为重要的是,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市场格局发生变化,凭借在市场的有效投入,华为2014年市场业绩表现抢眼,以14.6%的市场占有率,跃居中国模 块化数据中心行业领导者地位,打破艾默生、施耐德等传统国外厂商把持的市场格局。
ICTresearch统计显示,2014 年中国模块化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2%,增长率高于数据中心市场。当前,鉴于模块化数据中心能够提供高性价比、高可用性的建设模式,且得到国家政 策支持,传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厂商纷纷进入“模块化”市场, 宣传“模块化”理念。华为IDS2000模块化数据中心以简单、高效、可靠的特点,表现突出,广泛应用于电信运营商、银行、电视台、互联网以及电力等领 域,为其赢得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中国模块化数据中心市场正处于利好时期。ICTresearch调查研究显示,多项政策的发布,表明政府对数据中心建设中能效指标、新技术应用的重 视。高能耗、高运营成本及建设周期长的传统数据中心逐渐显现出发展停滞的状态,多省市开始禁止或限制传统数据中心的建设。与此同时,模块化数据中心在节省 能耗方面的突出表现、在建设和规划占地方面的显著优势顺应了政府的政策导向,模块化数据中心在行业内的全面推行势在必行。
模块化数据中心在部署方式及能耗方面较传统数据中心均有大幅提升。在部署方式上,传统数据中心一次投入,一次建设,机房平均建设周期长达600天; 而模块化数据中心支持分期灵活部署,工厂预制安装,建设、生产同步进行,1~3个月即可完成建设,比传统数据中心缩短50%以上。在能耗方面,传统数据中 心局限于地板下送风方式,难以满足单柜10kW、20kW甚至30kW的高密场景,即使可以加入自动风阀等装置,但仍会产生局部热点,并且传统数据中心冷 热气流混合严重,温度梯度不均,能耗效率普遍较低,平均在2.0左右,能耗浪费现象严重。相比之下,模块化数据中心则使用密闭通道的建设方式,有效隔绝冷 热通道,避免无效热交换,其行级制冷的高效模式则通过点对点精确制冷,一方面有效确保了对高密数据中心制冷能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可将冷量直接逸散至服务器 机柜,有效提高能效,将PUE降低至1.5以下,能效利用率比传统数据中心平均提高40%以上。
由此可见,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提升,如何进一步革新技术、降低能耗,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减少运营成本,已成为数据中心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loudBees首席执行官Anuj Kapur表示,AI可能重新测试DevOps的基础假设,但警告不要为追求效率而创建黑盒代码。他指出,一些因担心错失机会而匆忙采用AI生成代码的客户正开始放缓步伐,变得更加谨慎。Kapur认为,将整代软件外包给提示工程将创建非人类生成的黑盒代码,虽然效率高但质量、测试覆盖率和漏洞问题值得担忧。
韩国汉阳大学联合高通AI研究院开发出InfiniPot-V框架,解决了移动设备处理长视频时的内存限制问题。该技术通过时间冗余消除和语义重要性保留两种策略,将存储需求压缩至原来的12%,同时保持高准确性,让手机和AR眼镜也能实时理解超长视频内容。
数据网络安全公司Rubrik宣布收购AI初创公司Predibase,交易金额在1-5亿美元之间。Predibase专注于帮助企业训练和微调开源AI模型。此次收购将使Rubrik用户能够通过Amazon Bedrock、Azure OpenAI和Google Agentspace等平台加速构建AI智能体。这是继Salesforce、Snowflake等公司之后,又一家通过收购来增强AI智能体技术栈的企业。
纽约大学研究团队通过INT-ACT测试套件全面评估了当前先进的视觉-语言-动作机器人模型,发现了一个普遍存在的"意图-行动差距"问题:机器人能够正确理解任务和识别物体,但在实际动作执行时频频失败。研究还揭示了端到端训练会损害原有语言理解能力,以及多模态挑战下的推理脆弱性,为未来机器人技术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