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A(GSM协会)公布了世界移动大会-上海的最新进展,包括新增的主题讲嘉宾和大会演讲嘉宾,以及新增参展商、赞助商和活动项目。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将于2015年7月15至1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SNIEC)举行。
GSMA首席营销官Michael O’Hara先生表示:“在为期三天的世界移动大会-上海期间,不管是移动业内的从业者、还是科技爱好者都将有机会亲身体验最前沿的科技创新。通过展览、会议和教育类活动,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将聚焦移动与相关行业的融合,以及其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中国移动、华为以及LG Uplus高管将作为主题演讲嘉宾出席
GSMA还公布了世界移动大会-上海新增的三位主题演讲嘉宾:
·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先生
· 华为副董事长兼轮值CEO胡厚崑先生
· LG Uplus首席执行官及LG集团副总裁李相哲(Sangchul Lee)博士
已确认的2015世界移动大会-上海主题演讲嘉宾包括:
· 博西家用电器(BSH Home Appliances)首席执行官Karsten Ottenberg
· G&D首席执行官Walter Schlebusch博士
· GSMA会长潘福爱(Anne Bouverot)
· Idea Cellular董事总经理Himanshu Kapania
· KDDI主席Tadashi Onodera
· 澳大利亚nbn首席执行官Bill Morrow
· 诺基亚(Nokia)首席执行官Rajeev Suri
· NTT DOCOMO总裁兼首席执行官Kaoru Kato
· 挪威电信集团(Telenor Group)总裁兼首席执行官、GSMA主席Jon Fredrik Baksaas
· 澳洲电信(Telstra)首席执行官David Thodey
除了主题演讲之外,大会还将探讨贯穿整个移动产业的各种议题,来自花旗集团(Citigroup)、Flipkart、IBM、韩国电信(KT Corporation)、Netflix、Olacabs和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等企业的高管和行业专家还将发表演讲。
展区新亮点
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将聚焦塑造移动产业未来的领先技术、产品和服务,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手机、移动设备、软件和应用程序等等。最新确认的参展商包括博西家用电器、中国电信、Dialogic Distribution Ltd.、韩国广播技术协会(Korea Broadcasting Technology Association)、 Linux基金会(Linux Foundation)、NTT Data、ThinFilm和Tronxyz Technology Co., Ltd.。
“科技无极限风尚秀”将再次登上世界移动大会-上海展区的舞台。 “科技无极限风尚秀”将携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 (IFA),聚焦最新的移动设备、配件和创新,并在技术与高端时尚相融合方面树立潮流趋势。
此外,MyKronoz还将赞助“瑞士时尚智能手表挑战赛”,让参会者有机会体验MyKronoz新潮的产品组合,并通过参加现场比赛赢取MyKronoz 智能手表。
漫画家丁一晨将亮相移动明星舞台
拥有近500万微博粉丝的中国漫画家丁一晨(@丁一晨DYC)将于7月17日(周五)亮相移动明星舞台。丁一晨正在为世界移动大会-上海量身打造漫画故事,届时她将向参会者赠送200张特别版漫画签名海报,还会在活动期间签名发售500本她的最新漫画书。
世界移动大会-上海的新增赞助商
GSMA还公布了世界移动大会-上海期间多个活动的新增赞助商名单。埃森哲(Accenture Open Innovation)已确定成为Baustein创新峰会的支持赞助商,华为将为物联网峰会的官方赞助商,乐视为全球设备峰会的支持赞助商,CompTel则是世界移动大会-上海的官方活动App赞助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发布了音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同时推出配套社交应用Sora,用户可生成包含自己的视频并在类似TikTok的信息流中分享。Sora 2在物理定律遵循方面有显著改进,视频更加真实。应用提供"客串"功能,允许用户将自己植入生成场景中,并可与朋友分享形象使用权限。该iOS应用目前在美加地区采用邀请制,ChatGPT Pro用户可直接体验。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自诞生以来问题频发,从推理模型表现不佳到AI幻觉现象,再到版权诉讼,这些都表明当前技术路径可能并非通往真正智能的正确道路。专家认为,仅靠增加数据和算力的扩展模式已显现边际效应递减,无法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研究者提出智能应包含统计、结构、推理和目标四个层次的协调,并强调时间因果性的重要性。面对LLM技术局限,业界开始探索神经符号AI等替代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