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终端和多种业务的蓬勃发展,未来无线网络将呈现密集部署、多样业务、异构网络并存的多样化形态。在复杂网络环境下,高弹性和可扩展网络技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网络虚拟化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早期针对网络虚拟化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核心网侧,如虚拟局域网(VLAN)、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等。虚拟化技术在 核心网络侧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而随着未来5G无线网络业务需求的激增,无线接入网络侧虚拟化技术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无线网络相比有线网络更加复杂,需要 考虑信道的不确定性、干扰、信令开销以及高速移动性等问题,另外还需要考虑回传网络的容量和时延限制。
C-RAN是中国移动在2009年提出的无线接入网形态。C-RAN通过无线射频单元(RRU)拉远的方式,将基带处理资源进行集中,形成一个基带 资源池并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和动态分配,在提升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协作化技术来有效降低干扰,提升网络性能。目前,C-RAN集中化部 署技术已经成熟,并在国内多个城市现网中进行了规模部署。
针对未来5G网络的虚拟化技术,可以突破现有网络架构和协议标准等束缚,伴随着高频段频谱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以及未来硬件和软件系统处理能力的不 断增强,无线网络侧虚拟化技术可以与已有的SDN和NFV技术结合,通过对网络资源(包括物理设备资源和频谱资源)的抽象和统一,将复杂多样的网络管控功 能从硬件中解耦出来,抽取到上层做统一协调和管理,构建一个更加灵活有效,同时低成本、高效率的全虚拟网络。
无线网络虚拟化是目前5G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通过资源虚拟化和控制虚拟化,可以将传统的静态网络转化成灵活高效的动态网络,与SDN、NFV等技术结合,更可以减少投资,保证低成本和高可靠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kamai的分布式边缘架构从设计之初就以韧性为核心,全球平台通过跨区域负载均衡和智能路由技术,确保即使某些节点出现故障,流量也能无缝切换至可用节点。
商汤科技研究团队开发的InteractiveOmni是一个突破性的全模态AI助手,能够同时处理图像、视频、音频和文字,并具备强大的多轮对话记忆能力。该模型采用端到端架构,实现了从多模态输入到语音输出的统一处理,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特别值得关注的是,4B参数版本就能达到接近7B模型的性能,且已开源供研究使用。
Turner & Townsend发布的2025年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数报告显示,AI工作负载激增正推动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需求。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已在从事AI数据中心项目,47%预计AI数据中心将在两年内占据一半以上工作负载。预计到2027年,AI优化设施可能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28%。53%受访者认为液冷技术将主导未来高密度项目。电力可用性成为开发商面临的首要约束,48%的受访者认为电网连接延迟是主要障碍。
腾讯混元团队联合北航、清华推出Honey-Data-15M,这是一个包含1500万高质量图像-问答对的开源数据集,通过创新的双层思考链策略让AI学会深度推理。基于此训练的Bee-8B模型在复杂推理任务上表现卓越,证明了专注数据质量能让开源AI达到商业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