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光纤光缆企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规模巨大并不意味着就是我国已经成为产业强国。如何从光纤光缆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成为摆在国内光纤光缆企业面前的课题。
2014年作为中国4G元年,4G网络将迎来建设热潮,国内光纤光缆企业再次迎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还记得,国内光纤光缆企业就是抓住2009 年左右的3G网络建设之机实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次,他们又该如何抓住4G机遇,让梦想照进现实,笔者采访了烽火通信线缆产出线项目管理部总经理刘骋,听 他来谈一谈当下国内光纤光缆市场的机遇和挑战。
话题1:2014年的光纤光缆市场走势
Q:2014年,既是宽带中国战略落地第一年,又是中国4G元年。这一年对于国内光纤光缆市场来说,无疑是利好的一年。请您首先对今年的光纤光缆市场做一个预判。
刘骋:等待多年,宽带中国战略终于正式落地。但是,宽带中国目前仍然面临着政策、资金和技术创新三大待解困局。在这种背景下,2014年,运营商固 网投资明显放缓已成不争的事实, FTTH用蝶形光缆、室内光缆用量将减少。因此,今年宽带中国战略和宽带中国2014专项行动的实施并不能显着提升光纤光缆市场的规模。
硬币的另一面,是俨然到来的4G建设热潮。2014年,三大运营商的投资重点转向4G网络建设,成为2014年的线缆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宽 带中国2014专项行动"的引导目标中提出,2014年新建TD-LTE基站30万个,发展TD-LTE用户3000万户,这将有效带动相关线缆产品的市 场需求。今年以来,用于移动通信传输的室外光缆需求增长强劲,用于基站的射频拉远光缆需求呈现井喷态势。
与此同时,CATV和电力网络用光缆需求量持平,信息化大市场对光纤光缆的需求量仍然增长较快。
综上所述,2014年光纤光缆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粗略预测,2014年中国光缆需求达到1.41亿芯公里,占全球光缆总需求2.82亿芯公里 的50%,中国光缆需求全年增长率将达到14%。以第1季度为例,工业与信息化部统计信息显示,全国新建光缆线路72.4万公里皮长,相比于2013年第 1季度实现了18.8%增长。
2018年中国光纤光缆市场收入或达1650亿
近日,知名市场报告网站“企业与市场”发布“中国光纤光缆制造市场报告”。
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光纤制造市场和光缆制造市场收入增长18.4%,达1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48.6亿元)。到2013年的过去5年, 行业收入年利率达17.2%。2008-2013年,高度的国内市场增长率每年达17.6%,这得益于大量信息技术和通信项目需要光缆市场的产品。
由于对网络和移动手机服务的强劲家用需求,信息技术和通信领域成为光纤光缆的主要市场。另外,发电企业是行业的另一大重要市场。
2013年,中国约有280家光纤光缆制造企业,雇佣员工11.315万人,工资支付总额达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亿元)。2008年,中国光 纤光缆制造业仅165家企业,员工约4310万人。2008-2013年,由于行业利润及需求增长,新企业以每年11.2%增长进入市场。2013年,行 业利润约占行业收入的9.2%。
2013至2018年的5年中,光纤光缆制造业收入预计以年利率11.6%增长,到2018年达2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0亿元),这是由通信领域光纤光缆替代铜缆应用驱动。然而,2013年后,由于行业趋向成熟,市场增长将开始减缓。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亚马逊发布Lens Live AI功能,用户可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任何物品进行实时购物。该技术利用人工智能识别用户拍摄的物品,并在亚马逊平台上匹配相关商品,提供即时购买选项。这一创新功能将大幅简化购物流程,用户只需"看到即可购买",为在线购物体验带来革命性改变。
巴黎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了比传统深度伪造更隐蔽的"局部伪造"技术威胁。这种只修改视频局部区域的新型AI造假技术让人类检测准确率下降30%以上,AI检测系统性能下降高达43%。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25000个样本的全球首个局部伪造检测数据库FakePartsBench,揭示了现有防御体系面对精细化伪造攻击的脆弱性,为未来开发更强大的检测技术奠定重要基础。
谷歌AI研究助手NotebookLM宣布推出三种全新音频摘要格式:简要、评论和辩论模式。这一更新将为用户提供更多选择,让已经备受欢迎的音频概览功能更加丰富多样。简要模式提供1-2分钟的精简概述,评论模式对材料进行建设性反馈,辩论模式则让两个AI主持人就内容展开深入讨论。这些新格式有助于用户从不同角度理解学习材料,使NotebookLM成为更加细致入微的学习工具。
Meta等机构研究发现,让大语言模型学会使用外部工具比死记硬背所有知识更高效。研究通过数学证明和实验验证,传统的参数记忆存在严格容量限制,而工具学习能实现无限扩展且不损害原有能力。这为AI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从堆叠参数转向构建智能工具协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