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日前发出警告称,随着人们对数据的需求与日俱增,互联网即将面临“容量危机”,有可能在8年内达到极限,通信公司或许可以通过不断增加线缆来暂时缓解这一问题,但这意味着上网的成本急剧上升。
5月11日,英国皇家学会将召集相关资深工程师、物理学家和通信公司高管开会,对此事进行探讨,希望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该会议的联合组织者安德 鲁·埃利斯教授表示,互联网电视、流媒体服务以及功能更加强大的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大大增加了目前通信基础设施的压力。2005年,宽带网的最快网速为2 兆/秒。现在,100兆/秒的网速随处可见。
光纤柔软、透明,厚度还不到人的头发丝那么细。信息被转化成光,发送入光纤内,然后被还原成信息。专家警告称,实验室提供的数据表明,向我们的手提 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发送信息的光缆和光纤的容量将在8年内达到自身的极限。互联网公司或许可以通过不断铺设线缆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可能导致网费大 幅上升。未来,我们要么支付双倍网费,要么忍受一个频繁掉线的网络。
埃利斯表示:“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对数据的需求与日俱增,现在,我们可能无法跟上数据需求的脚步。除非提出富有创意和颠覆性的理念,否则,我们只能 眼睁睁地看着成本急剧增加。”此外,埃利斯还警告说,传输数据也会耗费大量的电力,“互联网的能耗可与航空公司相抗衡,大约占发展中国家能耗的2%,这还 只是传输数据耗费的能源,加上计算机、手机、电视等电能,可能会占总能耗的8%。如果光纤数量也不断增加的话,那么,15年之内我们的能量将被消耗殆 尽”。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为事情已经如此严重。英国电信公司光学研究部门负责人兼埃塞克斯大学访问教授安德鲁·罗德坚称,科学家们会提出解决办法。罗德 也将出席皇家学会的年会,他说,将数据存储在大的“服务器农场”内,而不是让其传输,可能会缓解网络的压力。他说:“互联网并不会崩溃,还有很多带宽可供 使用。”
英国皇家学会的一名发言人则表示:“随着人们对在线数据的需求大幅攀升,通信网络面临一个潜在的灾难性的‘容量危机’。”与会专家将对多项事宜进行 探讨,包括为什么我们即将面临“容量危机”?采取何种措施可以避免这种危机?如果我们无动于衷可能会产生何种影响?此外还将探讨数据限量供应、网络中立终 结以及上网成本高涨等问题。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nthropic发布了面向成本敏感用户的Claude Haiku 4.5大语言模型,定价为每百万输入令牌1美元,输出令牌5美元,比旗舰版Sonnet 4.5便宜三倍。该模型采用混合推理架构,可根据需求调整计算资源,支持多模态输入最多20万令牌。在八项基准测试中,性能仅比Sonnet 4.5低不到10%,但在编程和数学任务上超越了前代Sonnet 4。模型响应速度比Sonnet 4快两倍以上,适用于客服聊天机器人等低延迟应用场景。
字节跳动发布Seedream 4.0多模态图像生成系统,实现超10倍速度提升,1.4秒可生成2K高清图片。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扩散变换器架构,统一支持文字生成图像、图像编辑和多图合成功能,在两大国际竞技场排行榜均获第一名,支持4K分辨率输出,已集成至豆包、剪映等平台,为内容创作带来革命性突破。
英国初创公司Nscale将为微软建设四个AI数据中心,总计部署约20万个GPU,合同价值高达240亿美元。首个数据中心将于明年在葡萄牙开建,配备1.26万个GPU。德州数据中心规模最大,将部署10.4万个GPU,容量从240兆瓦扩展至1.2吉瓦。所有设施将采用英伟达最新Blackwell Ultra显卡。
红帽公司研究团队提出危险感知系统卡(HASC)框架,为AI系统建立类似"体检报告"的透明度文档,记录安全风险、防护措施和问题修复历史。同时引入ASH识别码系统,为AI安全问题建立统一标识。该框架支持自动生成和持续更新,与ISO/IEC 42001标准兼容,旨在平衡透明度与商业竞争,建立更可信的AI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协作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