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科近期宣布为数据中心和灾难恢复应用推出业界首个专用存储连接产品组合,帮助IT团队管理增长并降低风险和成本,为IP存储系统重新定义了网络。 EMC将持续把博科全新IP存储技术功集成到EMC®Connectrix®系列网络交换机和管理软件中。
IDC 存储研究总监Ashish Nadkarni 表示:“传统以太网并非为处理IP存储的需求而设计。IP存储和关键业务负载的增长需要一种新的存储架构。对于保持可预测且可靠的应用性能来说,数据中心内部及其之间的专用存储网络是必要的。”
博科存储网络副总裁Jack Rondoni 表示:“博科提供了业界首个专为IP存储而优化的完整的产品组合,正在帮助确保我们的共同客户能够轻松地部署、运行和横向扩展高性能矩阵。这些矩阵为关键业务的应用和灾难恢复计划提供所需的可预测的性能和无与伦比的灵活性。 近二十年以来,博科一直是名副其实的存储网络标准。无论是IP还是光纤通道,我们的存储优势融入到我们销售的每一矩阵交换机的基因中。”
二月份加入EMC Connectrix系列的Brocade VDX 6740交换机通过卓越的自动化和简洁性而重新定义了网络的可视性和敏捷性。基于博科近二十年的经验以及轻击鼠标即可体会最佳的实践,Fabric Vision™技术的引入实现了基于策略的高级监测和告警。IT工作人员将能够通过零接触、自我形成的矩阵快速地部署高弹性和高性能的存储网络。 此外,他们能够以最小的干预自动地提供网络容量,无需学习过程。
Brocade 7840通道延伸交换机已得到进一步增强,支持IP以及光纤通道,为数据中心之间的IP存储提供快速安全的连接,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其灾难恢复目标。为了满足灾难恢复的要求,它能够在确保强大加密功能的前提下,在长距离上实现了与本地复制相当的性能。
Brocade 7840最显著的特点是其安全性和更有效地利用数据中心之间的高速连接的能力。通过256位IPsec加密来迁移多达50倍的数据,这为分散在各地的数据中心之间的复制提供了一个高性能、安全的基础架构。新的协议优化技术使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广域网链路的利用率,从而大幅降低数据中心之间的通信成本。通过检测可能影响复制流量的广域网异常现象,广域网连接的主动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停机时间。
博科存储管理软件套件的新版本已得到增强,以期无缝地支持博科的IP存储产品组合。Brocade Network Advisor将跨越包括IP和光纤通道在内的所有存储网络,提供前所未有的网络可视性和洞察力。此外,与Fabric Vision监测和报警的集成将实现对矩阵的健康和性能的实时分析。
EMC公司核心技术部市场营销副总裁Jonathan Siegal 表示:“EMC客户现正在为广泛的中高端NAS和iSCSI存储平台部署Connectrix VDX-6740B。它们正被安装在专用网络和灾难恢复中,实现了与我们的光纤通道产品相同的性能、可靠性和操作简洁性。”
产品和技术详情
Brocade VDX 6740交换机
• 通过2倍的芯片缓存和获得专利的负载均衡和多路径功能而优化存储性能
• 集成到EMC的Connectrix Manager融合网络版和EMC Storage Analytics
• 通过横向扩展、即插即用和逻辑机箱管理而简化学习过程并降低运营成本
• 部署原生的矩阵自动化和基于标准的API,用于配置和运行状态监控
Brocade Fabric Vision技术
• 利用预定义的策略、规则和动作来简化监测
• 通过早期检测错误和恢复来提高可用性
• 通过更快地诊断故障和自动化操作来节省运营成本
Brocade 7840 IP扩展交换机
• 提高性能和可扩展性,每个平台拥有超过30 Gbps的应用吞吐量
• 通过256位IPsec加密来保护远距离传输的数据,且不会损害性能
• 利用Extension Trunking、Adaptive Rate Limiting和Fabric Vision技术来提高负载均衡和网络弹性
• 在数据中心之间实施主动监测,以自动检测广域网异常并避免意外停机
Brocade Network Advisor
• 创建一个显示最相关和最重要的存储网络指标的控制面板
• 查看实时和历史事件数据,并快速分析事件的根本原因
• 即时查看数据流的异常、拥塞以及延时
• 查看基于时间的统计图表,并使用控制面板回放历史变化
定价及供货情况
博科IP存储产品将于第二季度通过博科的OEM和渠道合作伙伴进行销售。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kamai的分布式边缘架构从设计之初就以韧性为核心,全球平台通过跨区域负载均衡和智能路由技术,确保即使某些节点出现故障,流量也能无缝切换至可用节点。
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Adobe开发出革命性的NP-Edit技术,首次实现无需训练数据对的AI图像编辑。该技术通过视觉语言模型的语言反馈指导和分布匹配蒸馏的质量保障,让AI仅用4步就能完成传统50步的编辑任务,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大幅提升处理速度,为图像编辑技术的普及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
Turner & Townsend发布的2025年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数报告显示,AI工作负载激增正推动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需求。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已在从事AI数据中心项目,47%预计AI数据中心将在两年内占据一半以上工作负载。预计到2027年,AI优化设施可能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28%。53%受访者认为液冷技术将主导未来高密度项目。电力可用性成为开发商面临的首要约束,48%的受访者认为电网连接延迟是主要障碍。
复旦大学团队突破AI人脸生成"复制粘贴"痛点,开发WithAnyone模型解决传统AI要么完全复制参考图像、要么身份差异过大的问题。通过MultiID-2M大规模数据集和创新训练策略,实现保持身份一致性的同时允许自然变化,为AI图像生成技术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