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宣布,强强联合创新、共建全联接医疗—东华医疗行业客户走进华为活动已在深圳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东华软件股份公司正式发布数字化医院联合解决方案,该方案以华为高端八路服务器+华为FusionSphere云平台+华为OceanStor融合存储双活方案为主体形成ICT基础平台,搭载东华iMedical8.0.0应用系统,旨在解决医疗行业客户业务系统运维成本高,资源孤立且无法共享,缺少业务连续性保护等问题。该方案在可靠性、性能、资源调配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目前已通过了双方的联合验证测试,测试配置在单一、混合应用场景下都能支持1800人以上的并发应用,应用时延小于1ms,完全可以满足未来医疗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深入和医疗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健全,我国将构建13亿人口的庞大医疗库,未来将以电子病例、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实现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形成医院、医疗机构以及行政管理部门互联互通,而数据的全面共享也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下,不仅医院自身业务的系统复杂性对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各医疗机构以及行政管理部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IT要求。因此,如何建设新型的、能够匹配医院未来发展趋势的系统,成为医疗信息化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IT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胡维琦与东华软件副总裁韩士斌共同发布数字化医院联合解决方案
华为与东华针对数字化医院的联合解决方案以医疗客户的核心关切为出发点,打造出面向未来的新型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该方案在节约投资,降低运维管理难度的同时,还能加速新业务系统的上线周期,实现IT基础设施的可视化、自适应和医疗数据的生命周期管理,为医院客户构建了一个可靠、融合与智慧的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双方的联合测试结果表明:华为IT数字医院基础平台与东华iMedical8.0.0系统在任何部件故障的情况都可以进行自动切换,业务不中断,保障医院业务连续性。
东华软件副总裁韩士斌提到: “东华医疗已走过15年的路程,到今天取得了一些小的成绩,在行业内做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贡献。此次和华为合作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与硬件厂商联合推出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华为作为一家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是东华多年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华为具有医疗卫生行业需要的全线的硬件产品,而东华具有医疗卫生行业需要的全部软件服务产品。所以我们希望两家的强强联合能给医疗界的朋友呈现出一个利益最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医改和未来的互联网医疗工作添砖加瓦。”
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IT解决方案销售部部长胡维琦表示:“医疗卫生行业是华为企业业务重点聚焦的价值行业之一,目前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朝着X86化、云化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华为有着20年的ICT行业经验,目前在IT市场有一系列成熟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例如八路服务器、FusionSphere虚拟化软件以及融合存储等,但也需要借助医疗行业合作伙伴的力量,充分发挥合作伙伴对行业的理解,一起推动中国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华为-东华数字化医院联合解决方案正是在此契机下推出。未来,我们将与东华一起在市场上推广华为-东华数字化医院联合解决方案,为广大医院客户实现可靠、融合与智慧的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在迪拜Gitex 2025大会上,阿联酋成为全球AI领导者的雄心备受关注。微软正帮助该地区组织从AI实验阶段转向实际应用,通过三重方法提供AI助手、协同AI代理和AI战略顾问。微软已在阿联酋大举投资数据中心,去年培训了10万名政府员工,计划到2027年培训100万学习者。阿联酋任命了全球首位AI部长,各部门都配备了首席AI官。微软与政府机构和企业合作,在公民服务和金融流程等领域实现AI的实际应用,构建全面的AI生态系统。
Google DeepMind最新研究发现,视频生成AI模型Veo 3展现出惊人的零样本学习能力,能够在未经专门训练的情况下完成图像分割、边缘检测、迷宫求解等多种视觉任务。研究团队通过18,384个视频样本验证了这一发现,认为视频模型正朝着通用视觉智能方向发展,可能引发类似大语言模型的行业变革。
苹果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发布名为FS-DFM的新模型,采用少步离散流匹配技术,仅需8轮快速优化即可生成完整长文本,效果媲美需要上千步骤的扩散模型。该模型通过三步训练法:处理不同优化预算、使用教师模型指导、调整迭代机制来实现突破。测试显示,参数量仅1.7亿至17亿的FS-DFM变体在困惑度和熵值指标上均优于70-80亿参数的大型扩散模型。
北航团队开发的GeoSVR技术突破了传统3D重建方法的局限,采用稀疏体素表示和体素不确定性评估,无需依赖初始点云即可实现高精度表面重建。该方法通过智能的深度约束和体素协同优化策略,在DTU等标准数据集上取得了最佳性能,为VR/AR、文物保护、影视制作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