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网络频道 04月16日 编译:“我们想要什么?25GbitE。希望何时实现?就是现在。”——名为2550100的网络联盟机构已经正式启动,其组织成员囊括了QLogic及多家厂商,旨在进一步提升以太网速度,即以25GbitE为起点交付超过10gig的以太网交换速度,而非直接跃进至40gig目标。
该机构已经开通了2550100.com网站,其中列出了十三家成员企业,具体包括DataCore、Finisar、HDS、华为、联想、SuSE、QLogic(作为牵头厂商)、X-IO以及Zadara。不过作为网络领域中的联盟组织,博通、博科、Emulex以及思科等大牌企业的名号并未出现在其中。
QLogic公司以太网产品高级副总裁Ahmet Houssein表示:“25Gb、50Gb以及100Gb标志代表着以太网业务已经迎来了多个突破性成果。25Gb能够为高性能网络体系带来实际经济收益,100Gb则将以太网一举提升至可与InfiniBand相匹敌的水平。与此同时,其底层芯片与协议堆栈在设计上也充分考虑到了超大规模及企业级客户的实际需求。”
2550100还引用了Crehan研究公司总裁Seamus Crehan的原话:“相较于早期10GbitE,如今的服务器平台对于传输能力的需求已经远远高于当前市场所能提供的带宽水平。因此,网络机制本身已经成为真正的发展瓶颈,特别是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环境当中。”
服务器连接是其中的关键,不过存储阵列对于速度表现优异的以太网接入机制也同样青眼有加。高速以太网连接能够进一步提高iSCSI性能表现。毫无疑问,思科公司对于这一观点深表赞同,并让FCoE(即以太网上的光纤通道)变得更具吸引力。不过作为FCoE市场拓展的主要动力之一,250100联盟未能拉拢到思科的加入实在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另外,在Crehan看来,25Gbite适配器以及LOM端口的相关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00万台,相当于接近10GbitE出货总量的一半,而后者作为技术方案目前扮演着高性能服务器连接领域的主流解决方案角色。他表示,“考虑到25GbitE、50GbitE以及100GbitE能够以极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缓解传输带宽的瓶颈,我们预计其推广前景将非常乐观,”
各2550100联盟成员厂商指出,这一联盟的建立为25 Gigabit以太网联盟以及以太网联盟带来了宝贵的技术补充效果,能够切实提升相关参数标准。此外,他们目前拥有以下三套执行计划:
从根本角度讲,25GbitE产品的开发主要受到超大规模云供应商实际需求的推动。具体而言,用户需要更具经济效益的10G至40G网络传输速度。利用两套25GBitE适配器实现50gig传输效果更为理想,其不仅速度更快,而且实现成本更低——较利用四套10gig适配器实现40gig更具吸引力。
对于该联盟来说,添加50GbitE与100GbitE标准并与InfiniBand相匹配则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良好作用。
建立联盟体系确实是一次极好的尝试。更多重量级厂商的加入将令其未来发展一路顺畅,而博通、思科、Emulex以及惠普等企业的陆续参与也将推动其影响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Hugging Face推出开源工具Yourbench,允许企业创建自定义基准来评估AI模型在其内部数据上的表现。这一工具通过复制大规模多任务语言理解基准的子集,以极低成本实现了对模型性能的精确评估。Yourbench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更贴合实际需求的AI模型评估方法,有望改善模型评估的方式。
Cognition AI 推出 Devin 2.0,这是其 AI 驱动的软件开发平台的更新版本。新版本引入了多项功能,旨在提升开发者与自主代理之间的协作效率。最引人注目的是,Devin 2.0 的起价从每月 500 美元大幅下调至 20 美元,使其更易于普及。新功能包括并行 Devin、交互式规划、代码库搜索等,有望提升开发效率并增强用户控制。
安迪·卡拉布蒂斯是一位杰出的CIO,她的职业生涯横跨多个行业和地区,经历了多次变革时刻。她在福特和通用汽车锻炼了领导力和技术专长,后来在戴尔、拜奥根和国家电网等公司担任高管,推动战略创新。本文总结了她对IT领导者核心技能的见解,包括战略沟通、情商、协作、远见卓识、变革管理和敏捷性等,对当今IT领导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边缘 AI 计算将使人形机器人、智能设备和自动驾驶等应用从数据中心和云端服务器解放出来,转移到制造车间、手术室和城市中心等场景。它能实现低延迟和自主决策,使 AI 无处不在,推动工业设施全面自动化,彻底改变商业和生活方式。边缘 AI 正在快速发展,各大科技公司纷纷推出相关硬件和软件平台,未来将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