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存储是构建数据库应用的首选存储方案,目前的主流应用有IP SAN和FC SAN两种。毋庸置疑,FC SAN是追求高性能存储的首选方案,但是,在入门级存储阵列领域和对于追求性价比的客户来说,其实只要条件合适,选择一款合适的IP SAN设备,性能同样能够满足企业客户的要求。显然,大家一定会对此有很多疑问,在解答之前请大家先看看下面这张组网图。
这张组网图描述的一个典型SAN存储网络的组网方式,换成FC交换机和FC接口也一样适用,但是重点不是这里,我想说的是这张图为我们透露出如下两个信息:
想必很多朋友已经找到了答案,如果追求IP SAN的性能,只要在应用服务器跟存储控制器之间多插几根网线就OK了,以上图为例,单个应用服务器如果跟存储直接连接8根网线,就具备了2个4G FC接口的带宽能力。好吧,我就知道有人会说IP网络协议跟FC协议差异会导致带宽利用率上的差别等等,这些我都认了,但是那又能差别多少呢?简单算一下,一块FC HBA卡的成本怎么也要上千块钱吧,服务器上配置1块,存储控制器上配置2块,1万多块钱就要砸进去了,如果还要再配置FC交换机,成本就要不知高出多少了。大家都心知肚明8根网线哪怕我们选择最黑的供应商也不过几百块钱,无论如何这个成本差异足够让我们更慎重的进行差别选择了。其实我就想让大家明白,不是只有FC SAN才能满足企业客户的性能需求的,IP SAN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您动心了也别高兴的太早,还有一个大问题要解决。哪家存储厂商的设备可以配置这么多GE接口呢?肯定有很多厂家的销售都会跳出来宣称我们都支持啊,但是这里我不得不提醒一下这里面的猫腻还真的不少。从上面这张图中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如果采用交换机连接方式,每个控制器最少配置2个GE口就可以完成组网了。说到这,您大概也能猜到了,没错您的担心成功印证了,多数厂家的标配存储产品每个控制器确实是只配置了2个GE接口,想多配一些,没问题,再掏些钱吧!商家的逐利本领在此彻底暴露无遗。
不过好在这些厂家当中也有个别非常厚道的(国外厂家的设备就不要想了,这种赚钱的方法绝对老外是更胜一筹),比如华为的S2200T存储产品标配就是4个GE业务口(另外还有两个管理口可以跟业务口共用,但是不适用于直连方式所以就暂时不算数了),您要说不够用,没关系,S2200T还支持扩展接口卡,再多配4个GE口甚至10GE口或者您改变主意配置8G FC接口都是可以的,具备充足的灵活性供客户选择。其他厂家的产品虽然也支持扩展接口卡,但是有一点需要我们神圣的客户考虑清楚,如果您百分百确认增加一个扩展卡之后就可以满足带宽需求,您爱选哪个品牌就选哪个品牌,完全是您的权力,但是如果您在应用带宽需求上还有些不确定或者对IP SAN方案还有些迟疑,或者未来对FC仍有潜在需求,华为S2200T一定是您的优先选择,毕竟您可以不必动用接口卡扩展机会就能用最低成本验证一下IP SAN组网能否满足您的性能和带宽需求。否则您一上来就把接口卡扩展机会用掉了,到时候想改配FC接口卡的话原来配置的GE接口卡可就浪费了(实话实说,目前的入门级存储产品还真的没有哪个品牌的控制器可以扩展2个接口卡的)。
其实,一台存储设备的钱都是小钱,由于FC协议不是那么普及,如果硬上FC SAN,企业客户不仅要为此承担不菲的人力学习费用,还要配置FC交换机进行专网管理,加上FC HBA卡的成本不知比一台存储设备贵上多少呢。所以,IPSAN方案带来的性价比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从前面厂家设备的标配GE口数量来看,华为设备确实对得起业界良心,对客户够实在。其实相信华为也很乐意卖FC SAN设备的,他们也不缺FC型号的产品,据说标配2个GE口降成本的方案研发也曾经考虑过,谁不愿意多赚几个钱,但是不知是华为实在过了头还是真的掌握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精髓,这种配置风格在华为的全系列存储产品上都是一贯的,看来华为人经常说的“为客户省钱就是给华为赚钱机会”是做得不错了,期待华为未来做得更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一加正式推出AI功能Plus Mind和Mind Space,将率先在一加13和13R上线。Plus Mind可保存、建议、存储和搜索屏幕内容,并将信息整理到Mind Space应用中。该功能可通过专用按键或手势激活,能自动创建日历条目并提供AI搜索功能。一加还计划推出三阶段AI战略,包括集成大语言模型和个人助手功能,同时将推出AI语音转录、通话助手和照片优化等工具。
北航团队推出Easy Dataset框架,通过直观的图形界面和角色驱动的生成方法,让普通用户能够轻松将各种格式文档转换为高质量的AI训练数据。该工具集成了智能文档解析、混合分块策略和个性化问答生成功能,在金融领域实验中显著提升了AI模型的专业表现,同时保持通用能力。项目已开源并获得超过9000颗GitHub星标。
预计到2035年,数据中心用电需求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440TWh,相当于整个加利福尼亚州的用电量。AI工作负载预计将占2030年数据中心需求的50-70%。传统冷却系统电机存在功率浪费问题,通常在30-50%负载下运行时效率急剧下降。采用高效率曲线平坦的适配电机可显著降低冷却系统功耗,某大型数据中心通过优化电机配置减少了近4MW冷却功耗,为13500台AI服务器腾出空间,年增收入900万美元。
卢森堡计算机事件响应中心开发的VLAI系统,基于RoBERTa模型,能够通过阅读漏洞描述自动判断危险等级。该系统在60万个真实漏洞数据上训练,准确率达82.8%,已集成到实际安全服务中。研究采用开源方式,为网络安全专家提供快速漏洞风险评估工具,有效解决了官方评分发布前的安全决策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