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于3月13日在西安举办2015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其中首次举办的ISV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两百余家合作伙伴、专家学者、专业人士积极分享软件开发理念和行业应用,以及ICT技术融合创新的成功经验。华为也全面展示了eSDK开放平台及全方位的二次开发技术支持体系,希望将华为开放的ICT能力集成到各行业应用中,帮助开发者构建差异化、创新的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华为隆重推出eSDK开放平台V1.5版本,该版本实现了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云计算、大数据、UC、融合会议、视频监控、呼叫中心、BYOD、SDN等主要产品领域能力的全面开放,并集成了最新的eSDK IDE一站式开发环境。华为eSDK开发部总经理唐九洲女士在论坛现场远程连线苏州远程实验室,邀请eSDK二次开发支持工程师为与会合作伙伴现场演示如何基于eSDK IDE进行快捷开发。eSDK IDE一站式地集成了eSDK包管理、工程向导、远程实验室连接、API帮助查询、在线支持等功能,实现了从开发、调测、验证和发布的全流程支持。
华为eSDK开发部总经理唐九洲女士现场连线远程实验室
唐九洲女士表示,在云化、移动化、大数据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软件将重新定义世界,而开发者是其中的决定性力量,各行业开发者的无限创造力,对客户业务形态的深刻理解与IT架构弹性化、智能化相结合,能够帮助客户完成业务创新和平稳落地。2015年华为公司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开发者,将继续加大eSDK开放平台的投入,深化产品能力开放,并持续优化能力开放的管理机制、接口规范、开放模式、对外呈现模式以及未来可能的商业模式,从而为开发者提供统一感知,便捷专业的服务。
在本次大会展厅Open Lab展示区,先进数通公司集成事业部经理汪勇杰先生向展台讲解人员详细了解了华为ISV技术支持体系的最新内容,并谈到:“先进数通公司与华为的合作由来已久,在金融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应用等领域展开联合创新,华为公司云计算、大数据、敏捷网络与统一通信等产品开放性不断提升,将助力进一步提升联合解决方案的差异化竞争力”。此外,汪勇杰还现场体验了eSDK IDE一站式开发环境,认为该IDE为开发者提供了良好的体验,其基于主流开发工具设计延续开发人员习惯并简化了复杂操作,让开发者能更聚焦于业务开发及方案创新。
先进数通公司集成事业部经理汪勇杰先生(右)参观eSDK开放平台展台
华为聚焦提供一流的ICT基础设施,积极开放合作,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为客户提供创新的ICT产品及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华为已有1100多家解决方案联合创新合作伙伴,为客户创造卓越、可持续的价值,并对行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未来,华为将围绕敏捷基础架构及产品能力开放,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提供“创新、差异化、领先、开放”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成为行业客户ICT创新的最佳合作伙伴。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kamai的分布式边缘架构从设计之初就以韧性为核心,全球平台通过跨区域负载均衡和智能路由技术,确保即使某些节点出现故障,流量也能无缝切换至可用节点。
卡内基梅隆大学联合Adobe开发出革命性的NP-Edit技术,首次实现无需训练数据对的AI图像编辑。该技术通过视觉语言模型的语言反馈指导和分布匹配蒸馏的质量保障,让AI仅用4步就能完成传统50步的编辑任务,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大幅提升处理速度,为图像编辑技术的普及应用开辟了全新道路。
Turner & Townsend发布的2025年数据中心建设成本指数报告显示,AI工作负载激增正推动高密度液冷数据中心需求。四分之三的受访者已在从事AI数据中心项目,47%预计AI数据中心将在两年内占据一半以上工作负载。预计到2027年,AI优化设施可能占全球数据中心市场28%。53%受访者认为液冷技术将主导未来高密度项目。电力可用性成为开发商面临的首要约束,48%的受访者认为电网连接延迟是主要障碍。
复旦大学团队突破AI人脸生成"复制粘贴"痛点,开发WithAnyone模型解决传统AI要么完全复制参考图像、要么身份差异过大的问题。通过MultiID-2M大规模数据集和创新训练策略,实现保持身份一致性的同时允许自然变化,为AI图像生成技术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