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近日发布的《中国企业用户统一通信部署模式及需求变化态势分析》认为随着云计算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统一通信系统(主要包括五个细分市场:IP电话系统、视频会议、协同应用、呼叫中心以及其他统一通信应用)的部署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然而,不同的统一通信产品、不同行业以及不同规模的企业存在较大差异。
该研究报告显示,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云应用之一,企业用户对统一通信云模式的接受度明显增强。同时,IDC也看到不同行业的企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云部署模式的态度以及云迁移的意愿存在较大的差异,值得统一通信厂商和服务提供商关注。另外,IDC也发现中国企业偏好的统一通信产品付费模式也正在发生变化,按使用量/坐席数每月付费的按需付费模式得到了更多企业用户的认可,这将有助于中国统一通信云服务市场的后续发展。
IDC中国电信与服务部高级分析师沈建勇认为:“2014年是中国统一通信部署模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也是统一通信云市场开始启动的一年。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国企业不管是对云部署模式的接受度还是未来向云迁移的意愿都出现了明显的提升。对于中国统一通信厂商来说,在传统市场增长空间明显收窄的情况下,必须要积极布局新市场,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空间。同时,统一通信厂商和服务提供商也必须关注行业间的差异性、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统一通信产品间的差异性。”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IDC认为不管是统一通信厂商还是服务提供商都应该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特色,制定差异化的发展策略。
对于统一通信厂商来说,IDC认为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积极研究新市场,挖掘新空间。必须对以云模式为代表的新市场进行积极研究,制定相应的产品和市场策略,以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空间。
(2)有选择的介入。一方面要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优先进入用户接受度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细分子市场。同时,也需要考虑自身的产品特点以及行业的竞争情况,选择最合适企业发展情况的子市场进入。
(3)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公有云服务市场与传统统一通信市场存在比较大的差别。从项目规模上来看,公有云业务的规模通常远小于传统的部署模式。从付费模式上来看,使用公有云业务的用户使用的是按月付费的模式,与传统一次性付费的模式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IDC认为对于统一通信厂商来说,面向统一通信公有云市场,不能照搬原有的合作策略和合作伙伴,必须去寻找拥有云服务经验的合作伙伴。
对于服务提供商来说,IDC认为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1)选择合适的建设模式。对于有统一通信产品开发经验的服务提供商来说,IDC建议采用“自主研发”的建设模式。对于希望快速进入市场,而自身研发能力又相对较弱的服务提供商来说,IDC认为可以优先采用“由统一通信厂商协助建设”的模式。
(2)紧跟用户需求变化趋势。本次研究发现,大部分企业对统一通信云服务尚抱着尝试的态度,整体支出还比较小。如果业务体验好,那么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大在云服务上的投入。反之则可能就会减少在这上面的投入。因此,云服务提供商必须跟已有客户建立紧密的联系,分析并满足其未满足的需求,吸引其使用更多的业务,避免其缩减业务量或者更换供应商。(文章来源:IDC中国)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NVIDIA团队开发的SANA-Sprint技术实现了AI图像生成的重大突破,将传统需要20步的生成过程压缩至1步,在H100上仅需0.1秒即可生成1024×1024高清图像,速度比现有最快模型提升10倍以上。该技术通过创新的混合蒸馏策略,在大幅提升速度的同时保持了图像质量,并支持实时交互应用,为AI绘画从专业工具向大众应用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初创公司Positron获得5160万美元A轮融资,推出专门针对AI推理的Atlas芯片。该公司声称其芯片在性能功耗比和成本效益方面比英伟达H100高出2-5倍,并已获得Cloudflare等企业客户采用。Positron专注于内存优化设计,无需液体冷却,可直接部署在现有数据中心。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支持16万亿参数模型的下一代Titan平台。
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开发的DiagNote模型通过模仿人类做笔记的习惯,解决了AI在多轮视觉对话中容易"失忆"的问题。该研究构建了专门的MMDiag数据集,设计了双模块协作的AI架构,让机器学会像人类一样通过标记重点区域来保持专注力,为更自然的人机视觉交流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