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大多数人使用的是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能编址1600万个网络、链接40亿台主机。而根据相关数据,全球IPv4的IP地址已经即将用完。而IPv6是作为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其IPV6地址长度为128位,地址空间增大了2的98次方倍,几乎可以说是用之不竭的。所以随着IPv4不足,支持IPv6的网络势必会增长。
数据统计,世界上一些网络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逐渐用IPv6代替IPv4,这方面走在最前面的是比利时,其IPv6的流量比例已经占到27%,高于德国(11%)和美国(9.5%)。另外一些欧洲国家,如瑞士、卢森堡、罗马尼亚、捷克等国家也都表现良好,占比都在5%到9%之间。
根据谷歌的统计,全球已经有5%的网络使用IPv6,相比去年取得了快速增长。很多高等学校都在普及IPv6,IPv6具有更大的地址空间、使用更小的路由表,并且更加安全,允许扩充。
当然IPv6也并非十全十美的方案,与IPv4一样,IPv6一样会造成大量的IP地址浪费,而且在抵御DDoS攻击方面也存在缺陷。不过IPv6中有足够的地址为地球上每一平方英寸的地方分配一个独一无二的IP地址,这个优势无可匹敌,所以替代IPv4也是大势所趋。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Meta 正研发一项通过姓名识别人脸并追踪用户日常活动的“超级感知”技术,计划应用于新款智能眼镜和 AI 耳机,同时重新评估隐私策略,助推 AI 技术在穿戴产品中的应用。
Google 在 Gemini API 中推出自动缓存功能,通过复用重复数据为开发者节省最多 75% 的调用成本,有望缓解高额 API 费用问题。
Korl 利用 OpenAI、Gemini 及 Anthropic 等模型,从 Salesforce、Jira、Google Docs 等多个平台整合数据,自动生成定制化客户沟通材料,如幻灯片、演讲稿及季度业务回顾,同时保证数据安全性,并提升运营效率。
文章探讨了代理型 AI 的崛起,重点介绍微软 Azure AI Foundry 与 NVIDIA 技术如何通过强大语言模型和智能代理,实现企业级应用创新,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