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NET网络频道 01月22日 编译:近期,VMware公司着手对其vCloud Air公有云作出一系列调整。从而使vCloud Air愈发趋近“按小时计费服务器”模式,并打出了“初创企业福音”的标签。
此次调整中的核心重点在于网络虚拟化机制的介入。VMware方面似乎已经将几乎整套NSX网络虚拟化平台引入其云体系当中,因此用户能够以高度细化的方式对往来于不同虚拟机系统之间的数据流进行控制。根据我们的推断,这种控制方式应该会跨越私有云与vCloud Air两类环境。
灾难恢复是一类典型的云服务:VMware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微软也是一样,而且双方给出的办法都属于混合模式。VMware的方案如今提供多个恢复点,能够立足于云环境对主数据中心进行数据恢复、且自动化程度更高。VMware也在“按小时计费服务器”道路上大步前行。到目前为止,vCloud Air已经在提供极具结构化特征的消费选项,且通常能够在实际使用之前提供资源需求水平承诺:新的vCloud Air Private Cloud OnDemand方案则被誉为一套“按需计费”的基础设施。
VMware公司在将自家云方案与Azure、AWS以及谷歌等厂商的同类产品加以区分方面似乎不太上心。VMware当然也欢迎用户利用信用卡进行支付并向其中引入任意工作负载类型,但其关注重点仍然放在混合云层面、即利用管理软件对内部基础设施以及vCloud Air进行跨平台控制。
此次公布的变更可能会为vCloud Air带来与AWS风格更接近的灵活性优势,但其核心重点仍然在于提升VMware最为重视的混合模式实现效果。
我们可以期待在即将到来的二月首周中迎接更多改进消息,届时vSphere 6(不管其实际如何命名)的发布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而答案也将一并揭晓。
同时,VMware公司也已经开始为云初创企业建立起孵化器项目。其中vCloud Air Edge在早期运营阶段就抛出了10万美元的vCloud Air信用额度。VMware方面还承诺会帮助云初创参与企业磨练自身发展思路与产品质量,并在确认相关解决方案具备实践竞争优势的前提下将其推向市场。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最新数据显示,Windows 11市场份额已达50.24%,首次超越Windows 10的46.84%。这一转变主要源于Windows 10即将于2025年10月14日结束支持,企业用户加速迁移。一年前Windows 10份额还高达66.04%,而Windows 11仅为29.75%。企业多采用分批迁移策略,部分选择付费延长支持或转向Windows 365。硬件销售受限,AI PC等高端产品销量平平,市场份额提升更多来自系统升级而非新设备采购。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出LangScene-X系统,仅需两张照片就能重建完整的3D语言场景。该系统通过TriMap视频扩散模型生成RGB图像、法线图和语义图,配合语言量化压缩器实现高效特征处理,最终构建可进行自然语言查询的三维空间。实验显示其准确率比现有方法提高10-30%,为VR/AR、机器人导航、智能搜索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新一代液态基础模型突破传统变换器架构,能耗降低10-20倍,可直接在手机等边缘设备运行。该技术基于线虫大脑结构开发,支持离线运行,无需云服务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在性能基准测试中已超越同等规模的Meta Llama和微软Phi模型,为企业级应用和边缘计算提供低成本、高性能解决方案,在隐私保护、安全性和低延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IntelliGen AI推出IntFold可控蛋白质结构预测模型,不仅达到AlphaFold 3同等精度,更具备独特的"可控性"特征。该系统能根据需求定制预测特定蛋白质状态,在药物结合亲和力预测等关键应用中表现突出。通过模块化适配器设计,IntFold可高效适应不同任务而无需重新训练,为精准医学和药物发现开辟了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