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BYOD、社交网络等应用的迅速发展,对WLAN提出了更高要求。802.11ac标准的发布可谓雪中送炭。部署802.11ac对于企业的有线网络提出了怎样的挑战?对此,Aruba Networks 亚太区及日本区技术顾问吴章铭(Eric Wu)表示,这首先体现在有线接入与核心交换的带宽冲击,11ac AP超越了1Gbps, 在有线接入中,若接入层交换机只提供1Gbps带宽,将如何满足11ac的接入带宽需求。此外,因为11ac的芯片不同,所以POE的供电也要满足11ac全速的能力,也意味着11ac要达到全速运作,供电势必采取IEEE 802.3at的供电交换机。
对于用户来说,随着WLAN技术的更新与成熟,WLAN已经不是一个传输的媒介,它代表着是商业模式中的一项工具(Tool),利用此工具达到更多的商业模式的开发与运作。例如:透过Wi-Fi接入的便利性与稳定性,采集消费者的购物足迹,进而连接到后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强化顾客关系并刺激消费,而这也是802.11ac环境下,未来给用户带来的商业潜力。
Aruba Networks 亚太区及日本区技术顾问吴章铭(Eric Wu)
吴章铭表示,用户在实际选购802.11ac产品时,主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指标,包括1.终端接入容量:11ac AP终端接入容量能力,及稳定性。802.11ac提供高性能的接入能力与容量用户,若接入终端过多,将产生终端设备无法存取所需资源,事实上能够容纳再多的终端也是无用的。2.频谱分析设备在802.11ac的产品中,是否可以变更AP的角色,成为频谱分析设备。由于11ac的部署,将使企业仰赖Wi-Fi的传输,若802.11ac的AP可以依照需求成为频谱分析设备,将可为企业的无线网络,提供优化,故障查找便利及节省设备支出的成本。
其实从目前的用户采购行为来看,客户都已了解802.11ac在2015年将全面性的采用,事实上使否要采用802.11ac wave2来做部署,其实应该来检视wave2中的标准适用于企业环境还是家庭用户。例如:11ac wave2标准支持4的空间串流( 4 stream),实际上有多少终端设备支持4个空间串流,受限于供电与体积大小,终端设备还是保有现在的少于等于3的空间串流天线。第二,160MHz的频道宽度,适用于家庭用户,在企业环境若采用160MHz的规划,将会产上频道干扰且因为频道数量不足,造成空气中的拥塞。因此,若谈到使用wave1 或是wave2,应该先考虑所部署的场景来做决定。
比如Aruba Networks可以提供不同场景的802.11ac产品,室内,室外甚至高密度用户接入的802.11ac产品。而Aruba 802.11ac产品不仅仅是接入的带宽超越了1Gbps,甚至提供很多优化的技术,例如在漫游过程中,Aruba ClientMatch可以让终端设备无缝性漫游到最佳AP (Access Point);此外,Aruba AppRF技术甚至可以辨识终端设备执行的App,进而根据这些App来定义防火墙策略;Aruba 802.11ac甚至提供Cloud Wi-Fi,在无须任何控制器下,802.11ac AP仍可以自组成一张企业安全智能无线网络。
在企业中,过去几年提到无线接入是有线的补充,其实在802.11n的标准批准后,无线接入已可以成为企业内部的主网,甚至称为智能安全主网。目前企业的有线接入层,大多数并未提供网络的接入身份验证与防火墙策略下发至有线用户或端口,仅仅提供后台服务器访问的用户认证。在无线网络的未来发展上,带宽已不是决胜的关键,一个高带宽的无线网络,是否可以满足多种应用包含视频,语音及数据传送,若可以识别不同的应用,便可以根据人,终端类别,应用,时间甚至地点来下发防火墙策略,进而达到带宽的有效利用及安全防护。如此来看,部署802.11ac还需要多方面的技术升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文章探讨了CIO在2025年应该重点投资的五个AI领域:可信工作流的代理AI、智能文档管理、营销客户数据需求、从数据驱动转向AI驱动、重新审视IT架构以支持AI目标。这些投资可以在短期内带来效益,同时成为长期财务回报的倍增器。CIO需要在这些领域制定务实的AI应用策略,简化平台,加强风险管理,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Instabase 公司完成 1 亿美元 D 轮融资,估值 12.4 亿美元。该公司提供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平台,可从多种文件中提取信息并标准化。新资金将用于增强数据提取、分析和搜索功能,以满足企业 AI 需求。
人工智能在建筑设计领域正展现出惊人潜力。从生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效果图,到创造无限游戏世界,AI 正逐步改变设计流程。尽管人类仍是核心创作者,但 AI 辅助工具正迅速普及,未来可能会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质量。这一趋势引发了对 AI 取代人类建筑师的担忧,也带来了硬件革命和地缘政治影响。
研究显示,高收入公司的CEO正将人工智能置于业务战略的核心地位。欧美企业声称已具备AI项目的基础条件。专家建议避免过度乐观,关注投资回报,构建稳健的数据基础,并优先考虑循序渐进的推广策略。研究还发现,最成功的公司往往是那些高层领导有意识地不直接参与AI战略制定的公司。